那个时间段,凉州几乎不存在正常的社会秩序,剩下的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甚至有些地方公开售卖人脯。
甚至当时郭鹏都不敢的称王,凉州也有人做过了。
当然,最后凉州境内的撕裂社会状态被魏军一扫而空。
魏军在这里重塑了凉州的政治生态,把凉州重新建设起来,使之恢复为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
如此多年下来,凉州的生态恢复的非常好,迁移过来的移民们安居乐业,在这里从事着农业和商业,沾沾丝绸之路的光,赚点小钱。
因为凉州比较晚建设起来,社会组织也相对最为单纯,处理很多问题都会相当方便。
所以中央有什么政策的时候,除了京畿地区,凉州也会成为政策的试验地,第一批实践。
郭鹏广泛设立学宫和学校的时候,凉州也是最先一批设立学宫和学校并且招纳生源的,并且整个过程相对简单,没什么意外发生。
所以凉州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反而比起某些内地州郡要更好一点。
而且随着丝绸商路的持续发展,凉州的商业也会发展的非常好,这将把凉州的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因为百年羌乱而和中央离心离德的凉州,正在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回归到华夏神州的大家庭之中。
汉武帝开创的凉州基业,终究还是保住了。
之后,郭鹏带队抵达了陇西郡。
这是他抵达凉州必须要来的地方之一。
原因无他,陇西郡是陇右军马场所在地,这里有着全魏国目前为止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军马场。
郭鹏从攻取陇右开始,一直到退位之前,先后在帝国北疆设置了四个国有军用马场。
第一个设立的、繁殖军马数量最多也是最重要的军马场就是陇右军马场。
其余三个军马场分别设置在并州、幽州和漠州,利用这三州的优势地理区位,加上一个陇右军马场,一共饲养了超过二百万匹战马。
魏帝国饲养战马的数量也是前所未有的多。
未来随着漠州的进一步开发和移民策略,漠州饲养战马的数量还要继续增加,预计十年内就会成为能媲美陇右军马场的超级军马场。
这四大军马场可以提供给魏军充足的军马使用,保证魏军出征队伍的全面骡马化,实现任何一支军队的高速机动。
与此同时,也不断有不合格得矮小、肥壮马匹和从军中退役的老弱残马匹被输送到民间。
它们往往会成为商用马匹和食用马匹,榨干最后一丝使用价值。
这种做法使魏帝国的商品流通速度大大增加的同时,还能丰富人们的餐桌食谱与蛋白质的摄入,可谓是让马匹发光发热到了极致。
魏帝国之所以可以实现郭鹏的高度中央化集权,达到实现中央集权制度的最低迅速传播速度要求,也是因为四通八达的道路和这数量极为庞大的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