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时期,此山一度宫观云集,牌坊林立,殿堂成群,广厦连绵千间,亭楼漫山遍野。
曾经琳宫深掩翠云堆,岩前车马日幢幢。
被时人称为“山中神仙府,人间宰相家。”
皇室也曾在大涤山筑行宫避暑,南宋高宗小康王赵构及母亲、妻子先后都入住洞霄宫,并亲手书写《度人经》。授“提举洞霄宫”职衔,官员多达160余人,其中副宰相以上的43人,名相李纲、抗金名将张浚等就列在其中,据传丞相李纲死后就埋在洞霄宫附近。
大涤洞对面是青檀山,朱熹学堂遗址在山下的两棵大树旁。青檀山上的涌翠石壁,壁面呈褐来色,宛如镂刻,波纹分明,恰如钱江潮画,气势恢弘逼真。
古人赞曰:素屏三十丈,画手谁与同。过了白云观遗址,见不远处有一户农院,炊烟袅袅,房屋简陋,墙壁上挂着畚箕、箩筐,院子里传来鸡犬之声。
“必有散仙居住其间!”
燕玄虎指着农家泥屋信誓旦旦地说。
正在这时,不远处走来一位老头,一位老婆,他们佝偻着苍老干瘦的身子,各自背着一米来高的树枝柴草,鸡皮鹤发,满面尘霜,光脚趿着一双破旧不堪的草鞋。
燕玄虎和燕玄飞见状,立即跑上去,将柴草背到自己身上,一面关切地问:“老人家,您多大岁数了,还干这么重的活,孩子都上哪儿去了?”
老人蹒跚着走向泥屋,老头紧闭双唇,面色铁青。老婆浑身不时地哆嗦,眼睛直眨,似乎在强力克制着什么。
到了院子里,老人拉过两把快要散摊的破木板凳,让他们歇会儿,又要去倒热水,被燕玄龙一把拦下。
他握住老头老太太的枯干皲裂如搓刀般的双手,诚恳地说:“老人家,您要是有需要我们帮忙的,我一定尽力!我们都是出家的道士,不图名不图利,只想积些功德,早日成仙。”
老头点点头,老婆的眼泪淌了下来。
她哽噎着说:“我们两口子这辈子养了三个娃,两儿一女。
大儿子早年在嘉兴南湖大桥镇的化工园打工,他们那里整天臭气熏天的,旁边的村子种的菜都是臭的。
有个叫墙头村的成了附近有名的癌症村,年年死青壮年劳力。我家老大在那里干了差不多快八年了,得的是肝癌,儿媳妇也在那里上班,得的是肺癌,孙子三岁那年在大街上玩被人贩子抱跑了。”老太太抹起眼泪,说不下去了。
“为什么不换个地方打工呢?”燕玄飞问。
“现在哪里都这样,鱼虾都死光了,河全黑了,就剩下山脚,还算好些,但明年就要搞旅游开发了,还不知怎么办呢?”老头坐在门槛上,埋着头,用树枝画地。
“女儿嫁到嵊州三界镇石山头村了,本来那是个好地方。谁知,有人把绍兴哪个化工厂的剧毒工业废料倾在了村头。那年雨水偏又多得很,废料被冲得满村都是,乌黑一片,臭不可闻!唉!”老太太又接着说。
“为什么不向有关部门反映呢?”燕玄虎说。
“反映了,拉了一回横幅给特警抓了几个去。我女儿那会儿刚怀孕,没得水喝,只得渴污水。结果,天天拉肚子,一天十次地拉,后来就知道连孩子一起都没了。”老人啜泣着抬不起头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