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冯莫寒的样子,筱芸璀然一笑,虽然外面寒风拂面,却让她感觉不到半点寒冷。如果往后都这样安宁的过日子,永远没有尽头多好啊…
第二日一早,村里众人都把粉条装满了马车,由陆老大带队,村里七八个后生帮忙押车,迎着天边刚刚露出脸的太阳就出发了。
正巧赶了第一批进城,守门的兵卒还以为车上是什么山货,但是在听到是来自于老熊岭时,又是陈家订的货,就很痛快的放了行。
陆老大为人老实本分一些,但可不至于木讷,进城税一文不少都给了,另外还把刚才从家里拿的几个肉包子塞给了年岁最小的一个兵卒,乐得这半大后生眉开眼笑的。
等到陆家车队过去后,其余老兵在半大兵卒头上狠狠敲了一记,忍不住笑道;这陆家老大的性格倒是一直没变,先前这城门口的流民,他起码养了一小半了。
半大兵卒一边吃着一边好奇问道;那些流民都哪里去了?”
年长老兵听到他的话语,狠狠瞪了他一眼,截了话头儿,说道;吃你的包子就好了,瞎问什么?什么该问,不该问的你还不懂吗?
听到这里,小兵缩缩脖子,很快就被手里的肉包子给吸引到别处了…
城里卖的包子多半是菜,肉极少。而老熊岭这些时日,不时有村民打了野猪回来,知道陆家人喜欢吃肉,也舍得吃肉,于是大半都送了过来。
也因此筱芸做了足足百十坛子坛肉,腊肉和干肠也挂满了房梁,多出来的就做成馅,蒸起包子来,家里的众人都是大肚汉,无论是谁饿了,只要上笼屉热一下就能垫垫肚子了。
特别是一众淘气小子们,读书居然总能读得肚子饿,免不得就要每人发一个的。
村里人看在眼里,自觉孩子在陆家读书本就不收束脩,如今陆家还搭了粮食,他们很是过意不去,于是,似乎众人都一致,只要上山去打猎。猎到的猎物都一个尽如流水般的送进了陆家…
一直以来陆家的吃食精致,味道好,除了老熊岭众人,陆谦那里,还有陈家,再无人得知。
但如今粉条送进城里,各家酒楼都加紧琢磨着。
术业有专攻,各家的厨子都是精通之人,不过是上手一两次就做的有模有样了。
于是在第三天就有心急的酒楼第一次推出了“全粉宴”,十两银子一桌儿。
这价格在普通百姓眼里自然是望尘莫及,在府城百姓眼里就不算太贵了,而在京都来的那些豪门大户的管事眼里就更是便宜到家了。
正好,马上皮货就要收完了,众人商量结伴回去之前,就定了一桌儿尝尝鲜,图个新鲜…。
结果这一吃,有人不爱,自然也有人爱的不成。
没多久,城里各家酒楼也都推出了荤素搭配好的宴席。
从众心理,几乎人人都不缺。更何况北荌城本来就不大,六家最大的酒楼突然一同推出,自然就形成了一股风潮,甚至城里众人一见面打招呼已经变成了…
“你吃过全粉宴了吗?”
男人们也就罢了,尤其是女人孩子和老人,特别喜欢粉丝的软糯顺滑。
但老人孩子和女人都不方便经常进出酒楼啊,于是就有人请了酒楼厨子去自家烹制,但哪个大户人家没有厨子啊,最后就成全了那两个卖粮油铺子的掌柜。
酒楼生意火爆的时候,他们因为没有厨子,没有参合这个热闹,但如今可轮到他们出风头了。
菜方子免银钱,随便送,各色粉条和生粉,铺子里的货品齐全又干净,自然是客似云来。
于是,不过三日的时间,筱芸这里就收到了陈掌柜送来的第一批货款,外加继续送来的订单的消息。
而此时筱芸正和冯莫寒在暖房的工地帮忙,如今村里一日建一座暖房,几乎形成了流水线作业了,建设的速度也极快。今日正好到翠兰家里建暖房了,虽然先前她娘家老娘和兄弟闹了那么点儿丢人事,但这媳妇儿勤快又聪慧,平时家里活儿拿得起来,粉坊那里也多受筱芸倚重,如今可是活得很是欢快着呢。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