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卫东闻言同样苦笑着摇了摇头,眼前的这条明显能够并排走十几人的超宽距铁轨,实际上是总部近些年构建的“旱地行舟”计划的重要设施。
全长352公里,几乎横贯了整个柴达木盆地沙漠地区,但整套铁轨并非只是单纯的直线,而是在两处地方形成了两个半径极大的转弯,从高空俯瞰就如同S型的蟒蛇,匍匐在茫茫的沙漠之中。
看似平平无奇,但这两个弯道却是海军方面根据多年的大型航空母舰海上S型机动轨迹等比例复刻出来的。
也就是说,大型航空母舰在海上进行紧急机动规避的弯道弧度、角度和距离是什么样,这条铁轨就修成什么样。
既然如此,那在铁轨上行驶的装置也就不言而喻了,自然是是一款与大型航空母舰几乎等比例的靶标模型。
不然整个计划也不可能称作为“旱地行舟”,就是因为在这片沙漠上走的东西真就是一条船,一天跟真事航母大小相差无几的大船。
至于作用,也不用多说,就是为了试验反舰弹道导弹。
按理说,这样重要的试验最好是放在海上,毕竟是反舰弹道导弹嘛,不打船终究名不正言不顺。
可问题是海军根本就提供不了万吨以上的大型船舶来模拟航空母舰,没办法,过去许多年海军的家底儿实在太薄了,近些年到是逐渐好了起来,但长久以来的问题依旧影响至今,,就比如说靶船的问题,海军自己训练都不够用,就别说提供给其他科研任务了。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海上试验的保密性并不好,毕竟海上往来的域外船舶和飞机很多,不少能力强大的平台隔着数百公里就能把导弹的各项数据调查的明明白白,这对反舰弹道导弹来说并不是啥好事儿。
在叠加成本方面的因素,于是经过各类专家的多方面论证,最后提出这套“旱地行舟”方案,将整个靶场从海上移到内陆。
当然开始的时候并不是移动的,而是一个类似航母甲板大小的长方形固定靶。
光打这个长300米,宽70米的固定靶,中国腾飞就整整耗去了三年。
因为最开始的反舰弹道导弹的精度实在是不够看,平均的命中精度只有区区的30%多一点儿,也就是说打上三枚能命中一枚就不错了。
这还是固定靶,问题是航空母舰这东西不可能固定在海上让你揍吧,人家可是长了腿的,能够到处跑的,中国腾飞的反舰弹道导弹打个固定靶只有30%的命中率,大移动的,命中率几乎就是零蛋。
没办法,中国腾飞只能寻找原因,最终发现影响命中精度的主要原因是弹头在超高速飞行时,弹头外层会出现一个电离层,从而削弱各类电子信号的发送和接受。
为此中国腾飞组织公关团队开始专项攻关,一步步的从固定靶命中率30%提升到70%,再进一步提高到95%。
随机进入移动靶试验,从最开始的20%命中率开始,一点点改进到现在单发89.7%,双发99.8%的命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