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也有力的保证了朝廷对南北各地的影响和控制,这和修驰道其实是一个道理。
以前的分封制尤其无奈之处就是因为道路不能通畅,所以必须建立一些节点来控制全国。
于是一旦朝中出了问题,很容易便造成各地诸侯争霸的情况,而且诸侯们一旦自立,就很难平定他们。
如今道路和运河就像整个帝国的血管,可以比以前更为快速的到达各个角落,于是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也就可以得以实现了。
这就是基础工程建设的政治意义,到了千年之后,国家对于基础工程的建设其实也是传承于此,并非属于开创之举。
换句话说,中原文明不曾断绝,很多东西都自觉不自觉的继承了下来,这就是华夏文明的优势所在,有太多的教训和优良传统可以借鉴。
所以开通漕运对于大唐帝国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从元贞五年就开始准备,到了今年算是弄的差不多了。
正好明年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免除税赋的政令到期,只要没什么意外,借助漕运和驰道,各处的官府备下的粮仓便会日渐充盈起来。
无论是基础工程建设,或是发生了战争,再有就是救灾等事,都会得到朝廷更为有力的支持。
而得到高句丽的人力物力之后,大唐的人口即将突破一千五百万,这和大唐立国时进行的人口普查相比,人口足足增加了五百多万人。
所以今年大唐还要进行一次人口普查,让朝廷更加清晰的知道人口增长的部分都来自于哪里。
百分之五十的增幅,当然是得益于这些年不断的对外战争所获,其余就是大唐自然的人口增幅。
其他的诸如蜀中归顺的蛮族,西北地区记录在册的羌人,吐谷浑,突厥等部族等等。
如果没有其他的意外,十年之后突破两千万人应该是轻轻松松,初生的帝国已经显现出了它那庞大的身形,而且其中蕴含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
…………
长安南郊。
吏部,礼部负责迎候献捷军将,太常寺,光禄寺负责来人的安置和饮食等各种接待工作,羽林军,屯卫军负责安全保障。
还有就是监门卫把守长安城门,三省六部,各个卫府全都派了人来,整个场面可谓是有条不紊。
朝廷这边也想好了,规格要小一些,最为隆重,也最为顶级的招待规格肯定要留到李靖班师回朝的时候举行。
而这一次也相当于一次预演,以后大军班师就要照这个例子来。
有点对不起去年回来的平灭吐蕃的将士,那会已经是隆冬季节,朝廷没什么准备,也就没闹出太大的声响。
这一次就不一样了,东海战事进行了三年多,为大唐解决了一个百年大患,战果辉煌,功绩卓着,足以配得上朝廷高规格接待。
而且人们把喜悦之情憋在心里已经半年了,总不能一直憋着不是?那对身体多不好。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