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元贞四年腊月。
又快到年关了,长安比之前热闹了一些。
年关对于人们来说没什么祈盼,正月十五的上元佳节才是此时正经的年节。
尤其是去年长安灯会举办的异常成功,今年年景比去年还好,人们再也没听到多少战乱的消息,于是大家终于确定,天下真的是太平了。
不会再有谁谁谁来称王称霸,也没听说哪个想当皇帝,最重要的其实是没听见长安又有什么童谣之类的东西产生,人们也就可以安心度日。
管你猴年马月,只要能过上太平日子,百姓们便已心满意足。
等过了该死的年关,就可以看看今年朝廷举办的元夕灯会是不是比上一年更好了。
事实上也是,还没到腊月,朝廷的各个衙门就已经在为元夕灯会做准备,去年元夕灯会还举办的比较仓促,今年就不一样了。
皇帝明诏给长安的各个衙署摊派了任务,要求比较奇特,制作一些跟本衙署相关的花灯,待到元夕之时挂到街上去。
最大的一组花灯已经定下来了,交给中书来制作,你没听错,是一组花灯,主要是让中书的人把唐典写上去,是不是很别开生面?
按照李破的意思,皇城西侧的碑林一旦建好,唐典便要在其中占上一块地方,而大唐的各个书院,也要在门前立碑,尽量的让人知道唐典规范,此乃大唐的立国之基,不求天下皆知,只求能让读书人耳熟能详。
书院是一方面,长安海事学院都建起来了,标准的军事院校必然会接踵而至,以后大唐的军官多数都会是文武全才,大唐的军规戒律和唐典一样,都要刻在这些地方的门前。
………………
这说的有点远了,今年的元夕灯会注定有些不同之处。
各个衙署起初也没当回事,可渐渐的一些人发现不对劲了,这明显是关乎各个衙门脸面的大事嘛。
去年花灯大部分都是由工部来制作,其他衙门派出人手帮一帮,出出主意什么的,统一由尚书省管理。
大致上按照的是前隋灯会旧制,为了表达与民同乐之意,有些京师的大门户,或者是店家,百姓什么的参与进来,制作些花灯为灯会增光添彩。
像是江南的大城办灯会的时候,还会召一些妓子过来,轻歌曼舞来吸引眼球,主要还是那边冬天比较暖和的缘故。
当年洛阳元夕灯会,也摆下了十里长台,十几二十万人参加的大型演出现场,大冬天的把人给冻死了一些,那就有些过了。
杨广办事就是这般,让后来人只能望洋兴叹,很难再被超越,除非你是不想过了。
今年的灯会属于大摊派,各个衙门要注意的事情很简单,别丢了自己衙门的面子,大大小小的部衙几百个,在同级的衙署面前要力争上游,却绝对不能抢了上级衙署的风头,说起来也挺为难。
而朝廷在册的世族门户,也得给灯会制作花灯……
这么一番操作下来,长安城眼瞅着就热闹了起来,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渐渐都来到了灯会之事上面。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