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土尔扈特部惨烈一战的效果,在随后几天显现出来。从伊金霍洛一直到东胜城下,明军都没有遭到蒙古人像样的进攻,只有一些苍蝇似的游骑,不分白天黑夜的骚扰,却怕了那种能打百丈远的恐怖武器,也不敢离得太近,只在外围骚扰。
对于这种程度的骚栊,明军毫不理会,保持好行军队形,每日行进四十里。然后安营下寨,该干嘛干嘛,就这样稳稳妥妥的走了三天。于初九日傍晚抵达东胜城下。
蒙古人的大军,也早就在城外东西两面集结完毕,等待多时了。勇敢的蒙古贵族们,是不会承认自己怕了明军的,他们对之前没有主动进攻。向属下的解释是以逸待劳,待明军抵达东胜城下,立足未稳之时,再发动雷霆一击!
甭管是不是真这么想,反正大话说出去。现在明军也到了,总不能再拖下去了,况且他们也知道待明军立好营寨之后,想要再进攻就难上加难了。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同时发令进攻。想给明军一个下马威……在他们看来,这一战不一定要杀伤多少明军,但一定要狠狠打击对方的士气,所以把能调动的力量全派上场。从三面发起了猛攻。
两万余名骑兵集群冲锋,扬起漫天的灰尘,场面十分的壮观,令人不由想起成吉思汗时的无敌铁骑,给蒙军上下平添了许多力量。
然而他们这次的对手,却不是那些自大无能的庸常将领,而是继徐达之后。明王朝二百年来最优秀的将领戚继光,而且他的麾下,还聚集了这个时代最为强悍的十万军队,拥有最精良的装备,最高昂的士气,对于戚继光这样的将领来说,手下军队的强悍程度是与军队的整体战斗力成正比的。他早就防备着蒙古人来这一手了,所以始终控制着部队的行军速度。并命令军官们反复向将士们宣导,抵达东胜城下之际,便是大战之时的思想。
所以部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战车营、抬重营的车辆早就移动到了防线前沿,蒙古人发起进攻的那一刻,便已经首尾相连,组成了三道牢固的防线。而骑兵部队则移动到了后阵,防备蒙古人从弱侧突袭,并时刻准备着为遇到危险的防线减轻压力。步兵士卒则依托战车。预备射击。这次明军的数万步兵中。只有不到一万的长矛兵,其余全都是装备了刺刀的火枪兵……除了一万燧发枪之外,其余也皆装备了各兵工厂生产的火绳枪,质量较之以往有大大提高。不会再出现从前那种。一排子弹打过去。敌人毫无无伤的事了。
然而最先开火的,却是中军直属的八十门长近一丈、重三千斤的神威大炮……这种炮源自欧洲,乃明军从佛教人手中获得,其实就是沈默原先那个时代的‘红衣大炮’。当然本着谁在先谁命名的原则,他给起了这个名字。这种架退式的重型前装滑膛火炮,射程在七里以上,威力极其惊人。就算装填了葡萄弹后。也能打出四五里远。只见蒙古军队在明军的视线中还只是一条黑线,便有上百发炮弹伴着隆隆的炮声呼啸而出。巨大的冲击力下,弹体在半空中分解为十几枚球形铁弹。顿时化为一阵弹雨,凶狠的朝奔驰中的蒙军砸去,但凡砸入人群的,便能瞬间撂倒一圈十几个骑兵。仅仅一轮射击,便才四五百名蒙军坠马,非死即残。
通过千里镜,戚继光看到了战果,满意的点点头,心说督师大人花重金请了佛朗机的教官,传授炮兵学,果然教会了孩儿们如何打炮。这要是再来个两三轮,可能直接就把对方打跑了。
只可惜……戚继光无奈的看看炮兵阵地。只见那里一片忙乱。发射一次以后,炮兵们必须灌水入炮膛,熄灭火星,以干布帮在棒子上伸入炮膛去擦干,再填入火药,助燃物,塞进去炮弹,然后才能再点放。这些动作相当缓慢和烦琐,还不包括修正炮位……因为强大的后座力。每次发射都会让炮位产生很大的偏移。
这是前装火炮的通病,能两分钟一发就不错了,所以在面对骑兵时,根本来不及开第二炮。不过戚继光带它们来,并不是用于野战的,方才那轮射击,只能算是这些大家伙的赠品。真正的野战之王,在蒙军冲到三里的距离时。才隆重登场!
五百门大将军炮同时开火。场面要比方才那轮齐射壮观太多,效果也无可比拟……每门大炮发射数十枚桃核般大小的弹丸,在蒙军头上制造了一场夺命冰雹,顿时便将其阵型炸开了花,不论是人是马,只要被击中,无不立即失去战斗力,蒙军骑兵下饺子般的纷纷坠地,战场上转瞬间残肢断体横飞,鲜血脏器乱舞,成了一片修罗地狱!
与神威大炮不同,大将军炮是土生土长的大明造。身用生铁铸造,由虎尊炮衍生而来,分大中小三种,长三五尺,重三五百斤。为了在轻量化的前提下防止炸膛,在炮管上有多道宽大的加强铁箍,口端备有大铁爪,可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在地面上,以便消减发射后产生的后坐力,克服了原有火炮在发射后因炮身后冲而自伤炮手的危险,在射击后也不需要修正炮位。更为可取的,它是一种车载炮,车轮前高后低。可在车上直接发射,对骑步兵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其很多设计都比欧洲的火炮要先进。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