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兄,别想那么多了,这关中的旱灾得到缓解,蝗灾迅速解决,这对我们大家来说,其实都是一件好事。毕竟,谁家都在长安城周边有大量的良田,真要是旱灾和蝗灾一直持续下去的话,损失绝对会非常惨重的。”
五合居中,郑海在那里安慰着情绪不大高的长孙冲。
虽然在稻谷契约上面,长孙冲的损失其实很小,但是再小的损失,配上楚王府的胜利,也是让人很不爽啊。
“话是这么说,但是你看楚王府那帮人,在蝗灾之中,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反而依靠收购蝗虫,解决了鸡鸭鹅的饲料问题,据说吃了蝗虫的鸡鸭鹅,长得很快,比吃稻谷和杂草要快了不少。最关键是,通过这一次的蝗灾,楚王府在百姓们眼中的声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后我们要对付他们,就更难了。”
长孙冲无时不刻的想着把楚王府给打压下去。
如今,朝中能够跟长孙党直接抗衡的势力已经不多了。
但是在朝堂之外,长孙家对上楚王府的时候,却是屡败屡战,没有几次的结果是让长孙冲满意的。
“楚王府大势已成,我们现在只能等李宽自己犯错误,否则想要打压楚王府,应该是很难的了。再怎么说,那也是一个大唐的亲王,并且是眼下权势最盛、深受陛下信任的亲王。”
郑海对这事看的比长孙冲要透彻。
作为一个有着上千年传承的大世家,人家的眼光看的比较长远,比较透彻。
在他们眼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如今跟着楚王府的步伐,不管是去朔州种植棉花,还是去登州捕捉鲸鱼,亦或是去岭南种植甘蔗,都是一门挣钱的生意,关键是这个生意还能持久的做下去。
所以各个世家跟楚王府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了缓和。
李宽也是希望通过扩大蒙学、小学、书院的规模和教育的普及程度,一步一步的来降低世家的影响力。
所以,这两年可以说是一个相对平和的时期,大家都没有拿出全部的力气来对付对方。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双方真的就皆大欢喜,可以开开心心的互相生存下去了。
“你说的也对,只是我很不甘心!凭什么什么好事都是他楚王府的,我们为大唐付出的努力,一点也不必他少。”
长孙冲拿起酒杯喝了一杯闷酒。
“对了,说个事情让你开心一下。”
郑海仿佛想到了什么,脸上忍不住笑了出来。
“哦?什么开心的事情?”
长孙冲的注意力果然被郑海给转移了。
“那个李宽不是一直在大力支持观狮山书院搞各种各样的研究所吗?听说那些研究所,每年烧掉的钱财就超过一百万贯,也就是李宽那种挣钱的速度,才能支撑的住观狮山书院这样烧钱。”
“每年烧掉上百万贯钱?这也太夸张了吧?”
果然,长孙冲脸上满是诧异。
要知道,长孙家跟郑家也是合作建设了渭水书院的,这么多年过去了,渭水书院都没有花掉一百万贯。
如今郑海说观狮山书院一年就要花掉一百万贯钱,他是不怎么相信的。
“不可置信吧?我刚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怎么都不肯相信。但是当我知道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的那帮人拿着上好的精钢去铺路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一年少年一百万贯钱,还真不是不可能。
上号的精钢啊,就拿来铺路。听说如今已经铺了一大段了,将来要是成功了的话,他们还想着直接在观狮山书院和作坊城之间修建一条铁路,想一想也是很吓人。”
郑海这些世家子弟,消息最是灵通。
李谚搞出来的铁路,是不可能建在室内的。
所以有心人只要打听一番,就能知道一个大概。
“等会我亲自去观狮山书院看一看,如果他们真的使用精钢去制作铁路的话,对我们长孙家来说,还真是一件好事。”
长孙冲想到自家快要活不下去的炼铁作坊,突然觉得看到了希望。
虽然楚王府的炼铁作坊,如今的产能是长孙家的好几倍,但是再大的产能,也禁不住他们那上好的精钢来修建铁路啊。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