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让明末不留遗憾> 第60章 左梦梅(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60章 左梦梅(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起点文学
  多铎得知江南各地爆发了反清起义的消息,急忙分兵南下镇压,博洛、尼堪、勒克德浑、孔有德四王又掉头返回江南。此时,江阴的抗清义军已经多次击败清军的围剿部队,前任典史阎应元也加入了守城战之中。前来镇压的刘良佐试图劝降义军,陈、阎二典史回复:“大明有降将军,无降典史。”由于江阴是起义的策源地,在义军之中又势力最大,清军决定先解决这里,勒克德浑镇守南京,博洛、尼堪、孔有德率部向江阴扑来。博洛到达江阴城外的第一件事,就是当众打了刘良佐一顿军棍。和州、芜湖两场战斗,刘良佐面对高杰和黄得功都打得十分糟糕,现竟然连老百姓都打不过了。江北四镇的四位主将之中,黄得功和高杰战死,刘泽清逃跑后下落不明,只有刘良佐投降了清朝,清朝原本打算拿他做个标杆。可是没想到实战检验了他的战斗力之后,发现他真是烂泥糊不上墙,于是原本许诺给他的各种优待条件也就一笔勾销了。

  然而就算是真满洲兵到来,江阴守军的气势依旧丝毫不衰,一贯被认为文弱的江南百姓,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爆发出了惊人的意志力。博洛屡次挥兵攻城,均铩羽而归,甚至还有不少将佐被击毙。博洛私下对尼堪说:“要是明朝的每一座城池都这样抵抗,我们大清怎么可能如今日这般席卷半壁江山。”

  可是意志力毕竟敌不过绝对的武力优势,坚守了八十一天之后,江阴终于因城墙被火炮轰塌而陷落,陈明遇、阎应元殉国,清军屠城三日,全城百姓幸存者仅五十三人。江南其他各地的反清运动也陆续被清军镇压,随之而来的就是血腥的屠杀报复,不剃发之百姓尽遭杀害,昆山、常熟等地受害犹烈,满街尽是人头。由于留守江南都满洲兵数量并不大,这些事大多是绿营完成的,其中李成栋部表现尤为突出。李成栋先是消灭了沈犹龙、侯承祖的部队,屠了松江,然后又击败了明军吴志葵部,将吴志葵俘虏至南京杀害。之后他又镇压了嘉定义军,嘉定义军虽有数万之众,可全都是激于义愤组织起来的老百姓,根本不懂得如何打仗,上了战场只知道一窝蜂往前冲。侯峒曾、黄淳耀等领导者也都是文人,不通军务。李成栋仅仅以几千兵力,就把数万义军杀得尸横遍野,随即血洗嘉定,又屠杀三万余人。李成栋撤走之后,朱瑛、吴之番两部义军又先后占据嘉定,于是李成栋又两度屠洗嘉定,史称“嘉定三屠”,百姓前后被屠者近十万人。为了嘉奖李成栋的表现,勒克德浑把阎可义、郝尚久二将配属到了李成栋麾下,以增强他的实力,阎郝二将本是河南的明军将领,驻守在黄河沿线,清军南下之际,他们兵败被俘,不得不投降。李成栋原本是河南镇标游击,是陈永福的旧部,开封之战后才脱离陈永福部,直辖于河南巡抚,因此清军把俘虏的很多河南籍明军都交给了李成栋指挥。

  在浙江嘉兴,孙璋、倪抚、徐石麒等人也发动了起义,先后歼灭上千清兵。清军集结重兵,攻破嘉兴城,起义首领大多战死或自尽,锦衣千户项世芳也不例外,全家二十五口,有二十三人死于清军屠刀之下,只有两个人逃了出来,一个是他的儿子项谦,一个是项谦的妻子左梦梅,也就是左良玉的女儿。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