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
不是所有的成长,都一定有回报。
虽然说夏侯塍的冲击很是疯狂,但是等到了援军的陈睿等人也同样咬着牙支撑着!
只要等到天明,视线一清,黄成就可以轻易的将这些曹军杀败,杀溃,将这些曹军兵卒像是驱赶牛羊一样往九泽里面赶!
之所以现在曹军还能进攻,只不过是因为天黑视线不清,骑兵不敢冲得太猛,不小心自己冲进九泽里面而已。
所以曹军一方想要尽快解决陈睿,而陈睿等人则是明白只要坚持到天明就是胜利,双方都在拼命!
在这样的局面下,结果率先崩溃的,不是陈睿,也不是夏侯塍带着的曹军精锐,而是那些太原晋阳的降军……
这些降军,在气焰嚣张的时候,就像是天下第一,舍我其谁,可是真等遇到了如此困难的局面,又是最先崩溃。
一些降军大声嚎哭着,嚎叫着什么我早知道我就明白,然后失魂落魄宛如行尸一般乱走乱撞,被人砍死或是跌入九泽之中,也有一些人则是朝着黄成等人而去,抛下兵刃企图再次投降活命……
败落,似乎成为了定局。
……
……
夏侯惇持刀,立在土山上。
在他的身后,影影绰绰站着不少人。
晋阳攻克之后,夏侯惇就利用滏口陉不断的往晋阳集结曹军人马,可是在这个季节想要通过太行山大规模的运输兵马,并不现实。
所以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夏侯惇必须要表现出强势的态度来。
这一点很关键。
如果说夏侯塍能够击溃陈睿,那么夏侯惇就能腾出手来做更多的事情。
但是现在夏侯惇对于夏侯塍,他很失望。
夏侯塍没能够达到夏侯惇的要求,也没有能够实现战术上的目标,对付一个陈睿都这么吃力,又怎么可能担任更多的职责?
寒风吹拂,带来了远处厮杀的声音。
斥候来回奔走,将战况一点点的汇集到了夏侯惇这里。
对于夏侯惇来说,现在又是到了选择的时候。
生或死。
这是一个问题。
而现在,夏侯惇同样要面临这个问题。
他的生死,以及夏侯塍的生死。
甚至是更多人的生死。
原本夏侯惇希望夏侯塍能够顺利的斩下陈睿的头颅,并且能够将潜藏在侧后的伏兵引诱出来,然后一同夹击,彻底打开通向平阳的道路。
即便是夏侯塍无法顺利实现击破斩杀陈睿的目标,那么在对方伏兵出现的时候及时回军,将对方伏兵拉扯到到这里来,也会让夏侯惇会有一个比较舒服的攻击位置。
之所以夏侯惇没有将计划向夏侯塍全盘托出,细细嘱咐,那是因为夏侯惇希望夏侯塍能够真切的领悟到在战场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不可能时时事事都依靠上级的命令,或是预先的计划。
就像是当年夏侯惇跟着曹操征募兵马,谁能想到半夜会营啸?谁能想到曹操领军进徐州,结果后方出篓子?没想到,可以是理由,但是没想到之后怎么做才是关键。上一次夏侯塍在阳曲没想到,那么这一次呢?
夏侯惇很遗憾的发现,夏侯塍依旧没想到。
或许是夏侯塍醒悟得太晚,或许是最开始夏侯塍拼命得不够,夏侯惇一直等到了黄成出现之后,夏侯塍依旧没能够拿下陈睿,反而有陷入重重包围的可能。
当黄成领兵出现的时候,夏侯惇便是有些坐不住了,心中也是猛跳。
可夏侯惇毕竟是宿将,对于战场还是有那么一些独到经验,他没有立刻就做出什么举动,而是派遣了斥候仔细的查探,发现黄成的人马并不多。
夏侯惇判断,这就是河东或是北地的骑兵,
他再次确认,斐潜统领大军前来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并不是很大。
因为夏侯惇自己是统兵多年,又是负责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曹操大军的后勤支持,他相当清楚一支大军所需的物资是多么的庞大,是多么的繁琐,所以要说斐潜领大军到了关中,夏侯惇相信,但是说到了河东,夏侯惇不是很相信。
不管是从什么角度来说,河东都无法容纳大规模的兵马,就算是什么都不干,超过五万人以上的集结,都很容易将河东吃得千疮百孔。
即便是从长安三辅运输物资到河东来,也不现实,夏侯惇千方百计的想要从滏口陉调兵,可是道路艰难,就算是拼尽全力也不过是增加了一两千人,而斐潜想要将大军从关中挪动到河东,就算是龙门渡上冻,又能来多少人?
更为重要的是,光人来还没有用,如果没有军资粮草跟进,也不可能有什么战斗力。
就像是夏侯惇自己,如果没有获得晋阳的物资,他现在都不敢在太原境内久待!
所以,夏侯惇分析,只有在长安三辅那么一大块的区域内,才有可能集结大军,所以斐潜统御大军进军河东,抵达当下战场的可能性并不大。
既然如此,那么出现在这里的,必然就是河东或是北地的偏军了。
因此如果夏侯塍能够按照原先的计划,击败陈睿,然后再将对方伏兵引来,夏侯惇就可以趁着对方追击夏侯塍的队形散乱的时候,突然爆起,那么击败对方的概率就很大。
只可惜夏侯塍昏了头,这一次,死活不肯退。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