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
破晓卯时,初露曙光,金銮殿前白雪一片。
三公丞相谢胡雍、太尉李荣、御史大夫孔寒,率领众文武百官披着厚厚的裘袄朝服,陆续入殿早朝,位列大殿两侧。
“皇上驾到!”
蔡和大太监尖细的声音,在肃静的大殿内回荡。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躬礼觐见。
“众卿平身!赐三公座。”
项燕然在众太监、侍从护送下,在金銮宝座坐下,命太监给三公大臣赐座,淡声道:“众卿可有奏报?”
文武众臣垂手而立,一片肃穆,按照朝廷惯例,都是由三公领衔奏报天下军政要务,然后众臣商议,皇帝裁决。
不过,今日与往常的早朝有些不同。
殿内多了一辆牛车的竹简,是十名禁卫军抬近殿内的。
众臣们看到这一车竹简,都是窃窃私语,面色古怪。
有些大臣知道是怎么回事,想笑又不敢笑,只等着看谢丞相怎么告小昏侯的状。
小昏侯在最后一卷竹简,以丞相之才自居,把谢主相给气的差点把竹简都给砸了。
平王李荣的上门女婿,谢主相的外孙女婿小昏侯,这次惹祸,恐怕又要挨皇帝的惩罚了。
“老臣,有简奏报!”
谢胡雍立刻起身,缓步出列,递上一份竹简,“今年‘岁举’名单已经草拟,请圣上过目,定夺。”
每年从冬至日开始,腊八殿试结束的岁举,是朝廷一年之始的头等大事,也是丞相府首要政务。
这份考生名单是谢主相亲自审核,草拟的。但考生最后是否允许参加殿试,还是要皇帝来裁决。
立刻有柱下太监,从谢主相手里接过岁举名单,呈给皇帝过目。
项燕然粗略的扫了这卷竹简岁举名单一眼,神情复杂。
略微失望,又有些麻木。
怎么说呢。
自太祖皇帝立朝,令天下十大门阀士族和大富户、大地主迁徙金陵城,以充实帝都,至今六七十余载。
这金陵十大门阀凭借祖荫,子弟繁盛,早已经在朝廷上根深蒂固。
共有陇西李氏、陈郡谢氏、琅琊王氏、青河崔氏、范阳卢氏、彭城刘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弘农杨氏、兰陵萧氏。
其门阀家主,谢胡雍主相,李荣太尉,王肃副相,大农令杨褚,太常卢梓,...位列三公、九卿,其族女更有皇亲后族。门阀间彼此之间的联姻,更是数之不尽,盘根错节。
三公御史大夫孔寒友,虽不是金陵十大门阀,但是孔寒友的孔氏传承孔子一脉,那是无可撼动的山东曲阜儒宗,实力比金陵十大门阀更为...深不可测。
大楚岁举,规矩是“王侯、三公九卿、郡守,二千石以上官员,二十万人口,岁举一人。”
金陵十大门阀,每年都会占这份岁举名单的一小半。名单剩下的一半,则是天下百郡望族,差不多瓜分殆尽。
每年也就仅有那么三两个考生,不属于门阀望族子弟的行列。
御史大夫大儒孔寒友,举荐的是他的弟子董贤良、晁方正,并非其族人。但就算不是族人,也是亲传弟子,亲厚更胜自家子弟。
这已经是岁举的惯例。
年年如此,名单一眼看过,都是一群“老熟人”。
项燕然每年看这份岁举名单,都会有一种年年岁岁,似曾相识的感觉,自然有些麻木。
感到失望,那是因为名单毫无新意。
可是,不举这些人,又举谁呢?!
金陵十大门阀财力雄厚,耗费巨资办私塾,培养家族子弟求学。士子们跟着家族长辈,自幼耳濡目染,见识和学问也都是最顶尖的。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