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胭脂听得如痴如醉,崇熙也为她解释道:“赧郎一门本是居住在西北苦寒之地,极善冶铁术,当年许多塞外神兵利器都是出自赧郎一门。不过后来,西北连年烽火战乱,那些边陲小国为了眼前利益,几乎将赧郎一门屠杀殆尽,仅剩少许赧族人为了求生,不得不背井离乡,从塞外一路漂泊,可谓是‘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胭脂听得是津津有味,她甚是喜欢崇熙给她讲述这些故事,南弦与素滢也是相视一眼,为崇熙的见多识广感慨。
崇熙浅笑一下,继续讲道:“眼见着家乡远去,前路不见,赧郎一门一路跌撞孤苦,直到来到风陵城。此地山川巍峨,清江碧波,与那西北寒峭山巅既有相似也大为不同,另有一番风情。于是赧郎一门便栖身风陵,后来肃昭帝迁都南幽城,南巡时发现了赧郎一门极善铸造兵器,于是将其中佼佼者带回了皇城,让他们任职于兵器府。不得不说,赧郎一门打造出来的兵器确实是世间极品,让西琉在平定边疆之乱中事倍功半,至于那些留在风陵城的赧族人便将独门技艺‘打树花’在风陵推广。据说‘打树花’极美,南宫皇后看过后极为喜欢,从此,风陵州府便年年举办火舞祭,以供世人共赏‘打树花’。”
南弦对崇熙很是好奇,道:“楚熙兄果然是见识渊博。”
崇熙拍了拍木轮车,道:“我只是行走不便,终日无所事事,呆在书阁里多读了两本书罢了。一切皆是书上所见,可读万卷书终究不如行万里路,有时真真切切见着了,方知书上文字始终欠了点真情实感,就好比这‘打树花’我也并未亲眼见过一样。”
崇熙所言南弦很是认同,他点头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着,南弦举杯,“不曾想我与楚熙兄如此投机,我在此敬楚熙兄一杯。”
崇熙也举杯道:“人生最是难得一知己,敬南弦兄。”
见崇熙与南弦二人如此客气,胭脂与素滢相视一笑,也纷纷举杯饮酒,九易向来话少,见大家兴致都如此高昂,尤其是崇熙难得如此开心,也是与大家一同举杯共饮。
一杯酒下肚,那些拘束便也一扫而光,几人纷纷融进了“镜花水月”好时光中了。
不知不觉夜已深,虽说“镜花水月”夜未央,但崇熙他们还是要返回蛟船了。这么多年来,崇熙始终秉持凡事适可而止方得长远的原则,若是纵情纵性图一时之快,唯恐乐极生悲,横生枝节。
南弦与素滢送三人来到门口,南弦抱拳道:“楚熙兄,那我们可就说好了,明日‘火舞祭’不见不散。”
崇熙抱拳道:“明日还要劳烦南弦兄与素滢姑娘带我们共赏此‘火舞祭’。”
二人说着,素滢却将胭脂拉到了一旁,侧耳轻语道:“明日‘火舞祭’是七夕前一场盛事,风陵城内各家姑娘都会精心打扮一番期望可遇一人得一心,”说着,素滢指了指崇熙,“记得明日也要精心装扮。”
胭脂脸颊绯红,但是难掩心中愉悦,听到素滢如此说她甚是期待“火舞祭”,虽说与崇熙在皇城时也在七夕夜去逛过夜市,但那到底比不上在风陵城如此自在。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