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七章
墨轩命悬一线却临危不乱,斜身向外飞跃出去,避开了致命的一击。刺客一击不中,立刻变换招式,挺剑直指腾空的墨轩,后发而至的宝剑疾如雷电追着墨轩飞落的身体而去,只怕未待墨轩落地之时,利刃已是穿胸而过了。就在他剑锋的森森寒气即将侵入墨轩肌肤的千钧一发之际,剑尖一滞,再也进不得半分。
原来是身在半空的墨轩抽出了随身的兵器格挡。他的兵器除了常用的宝剑轻尘外,还有一对精巧的子午鸳鸯钺弩藏于身上以备不时之需。子午鸳鸯钺为天下第一巧匠袁池所设计,以其一端利刃形似鹿角而又名鹿角刀,亦名日月乾坤剑,左钺为乾,右钺为坤,故而得名乾坤剑;此兵器出必成双,用时开合交织,不离不弃,好似鸳鸯,又得名子午鸳鸯钺。除手柄外各边皆是利刃,正应了一寸短一寸险,最利于近身搏杀。
墨轩偶尔在库房见到此兵器后爱不释手,但因闲置多年,其上锈迹斑斑,无法再用,只得重新打造。子午鸳鸯钺流行于前朝,前朝制造兵器的工匠一律都被打为奴籍,成为官府控制的在籍工匠。正巧墨轩的父亲墨远重官拜尚书省右仆射,下辖的工部节制着将作监和军器监,只要吩咐下去打造,工匠们不会不尽心办事。
不过,墨轩毕竟身份尊贵,不需搏命,他的鸳鸯钺必然得防护和杀伤并重,反正要重新打制,就把尺寸做得比原本的设计大些,拉开攻击距离,避免以身犯险。可谁知按墨轩要求尺寸打造出来的子午鸳鸯钺笨拙难用,对他来说犹如鸡肋,还不如一对护手勾趁手。依原样打造的一对虽好用,却失之短小。
朝廷将天下所有匠人另设匠籍控制在手,但是拥有全天下工匠的工部却造不出像样的兵器来,墨轩本是不信,细查之下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委。本朝除上阵厮杀外的所有关键武职均为文臣把持,其中也包括了这提供军备的军器监和将作坊,这些自诩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文官将自己所辖的事务视为奇技淫巧,终日尸位素裹,于本职放松懈怠,甚至有意打压技巧出众的匠人,防止过于精良的装备提高军队战斗力,危及朝廷,如此打压之下,本朝的武备废弛,连能打造精巧兵器的工匠也没有了,更逞论有能力改进兵器者。
可笑的就是到了如此境地,朝中的重臣们还在为削弱本国武力而殚精竭虑,对国家已经沦落到了以岁贡换和平,苟且偏安于一方的困境视而不见。放眼四周邻邦,除了东边的苍龙国因太后之故尚存友善外,西边的白虎国一直在为上次的战败耿耿于怀,图谋报复,南边的朱雀国更是狼子野心,干戈相向,已经侵吞了南方大片河山,逼纳岁贡。还有接壤的一些小邦,亦是桀骜不驯,挑衅边事。朝中诸臣还在醉生梦死,以根除武将势力来彰显自己的高瞻远瞩、为国为民。
眼看原来沃土千里的大好河山已是半壁沦丧,墨轩有心振兴朝纲,奈何已是积重难返,朝廷的既定国策便是重文抑武,若循规蹈矩来,只能束手束脚,空耗时间精力与那些酸腐歪缠。既然如此,他不惮以雷霆之力打压那些为沽名钓誉而不惜误国的“忠臣”,而非陷于内讧,与他们一道拖垮大旭。
发现大旭战斗力低下的墨轩决意从整饬武备开始。他的性子执拗,一旦下定决心,便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索性私下里往太子那里报备了,自己另辟了个工匠坊,从军中抽调了一些老练的匠人过去。私铸武器之举在大旭等同谋逆,幸而太子与他一条心,同对大旭危如累卵的危急境况忧心忡忡,私下特许他违制铸造,以提升紫衣御带的武备。
他又派人重金寻访埋没于民间的能工巧匠,以期打造出一对称心如意的鸳鸯钺来。谁知因着朝廷对江湖的几番打击,竟连最擅打造奇异兵器的江湖奇人也都成了江湖死人,没死的也都装死了,手下把那些传说中各大门派所在的三山五岳反过来倒过去,也只能寻出些个扛锄头的来,别说耍招式,连菜刀都轮不利索。
墨轩也是个胆大包天的主,干脆让手下去招安那些被朝廷围剿的江湖中人来,这些人不比那些明面上朝廷允许存在的假把式江湖门派,是实打实的武林中人,因不服朝廷打压武人的各项禁令而以武犯禁,对抗朝廷。有些前朝军中巧匠,因不忿新朝将所有铸造兵器的匠人贬为贱籍加以控制,举家弃籍逃亡,仗着自己的能耐托庇于这些人组成的隐秘江湖门派。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