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南朝金粉》是《末代公主》系列的第三部(第一部《绮丽难忘》;第二部《历劫重生》)。本书定于美国的周四,亦即中国的周五更新。欢迎读者们按时来追踪情节发展! 刘宋孝武帝大明四年(西元460年)仲春,在春雨连绵、乍暖还寒的时节,都乡侯兼尚书左仆射褚湛之偶染风寒,卧病在床。原以为只是小病,休养数日即可痊愈,不料他胃口越来越差,体力也越来越弱,再也无法上早朝或去官府办公。
大夫诊脉,发现问题出在肝经。原来,春天湿气较重,风寒之邪容易引发肝病。湛之由于工作辛劳,一向肝脏不太好,不时会有脸色略微发黄以及腹痛之类症状,只不过他擅长隐忍,并未当作一回事,而从不曾为此求医。直到这次病倒下来,才终于在大夫面前承认身体早有不适,但都忽略了。
他的妻妾在旁听了,都不禁自责没有及早注意!夫人刘若男个性比较粗线条,嘴上嘀咕几句,内心倒不是那么怨怪自己。相形之下,内向的司马茂蓁尽管一声不吭,却暗自难过不已。
茂蓁比谁都清楚,湛之承受着多么沉重的压力!自从大明三年(西元459年)皇帝刘骏疑心广陵王刘诞谋反,而湛之为刘诞说话,结果刘诞却被逼反,又被剿灭以后,湛之就一直有些忧惧。虽然皇帝特别宠爱其实出自于褚家的殷淑仪,因此对湛之额外客气,但湛之还是难免战战兢兢。
正是由于皇帝在所有大臣之中对湛之的态度最温和,那反而更加造成了湛之的心理负担。原来,刘骏为了展现自己至高无上的威风,时常以羞辱大臣为乐。他喜欢给大臣们取绰号,例如把金紫光禄大夫王玄谟叫做“北方佬”,把尚书右仆射刘秀之喊做“老抠门”,把侍中颜师伯叫做“大板牙”,等等,几乎无人能够幸免,唯有湛之例外!
湛之唯恐众臣猜疑为何皇帝唯独不取笑他,追根究底,打听出殷淑仪其实是他褚家曾经嫁过始兴王刘浚的女儿... 当然,即使果真如此,他们也不能怎样,或者应说不敢怎样,只是湛之生平洁身自好,非常重视自己的清誉,不愿意落人话柄,才不断为此烦恼。
除此之外,湛之回到家中也面临困扰,因为刘若男终究知悉了郭睐已回到建康。尽管郭睐跟着褚渊、刘英嫙夫妇住在南郡公主府,刘若男心中还是很不痛快。她常常质问湛之是否跟郭睐藕断丝连?湛之的任何解释似乎都无法令她满意。久而久之,湛之自然颇感疲惫。
这些都是茂蓁不可能为湛之解决的问题。她爱莫能助,只有在湛之病中细心照顾他。
经过了二十四年朝夕相处,低调的茂蓁已经获得了刘若男由衷的接纳。刘若男同意让湛之睡在茂蓁房中养病。这是茂蓁在忧虑之中最宽慰的一点---终于,她得以时刻不离最心爱的男人!尽管虚弱的湛之很少有精神说话,通常只是躺在床上,默默望着茂蓁坐在床边一张椅子上做针线,或者在感觉稍好一些时,请茂蓁拿一本书给他看。两人沉默的时间居多,却能感到一种超乎语言的温馨交流...
到了阴历三月暮春时节,北魏军队入侵北阴平。茂蓁刻意隐瞒了这个消息,以免湛之操心。想不到刘若男并没有顾虑那么多,在早餐后固定来看湛之的时候,闲聊之中随口讲了出来。湛之一听,当下腹痛如绞!
从此,湛之病得越来越严重。虽然北魏军队不久即被击退,湛之的病情却并未随之好转。茂蓁眼看日渐消瘦的湛之形销骨立,肚子却反而被腹水撑得鼓胀起来,她难免黯然神伤,却必须强颜欢笑,实在郁闷,需要向最亲近的人倾诉。因此,她很想写信给女儿,嘱咐女儿求皇上让她出宫几天,回娘家探病,但又顾及洁儿怀有身孕,而且据她信上所言,这次御医推断是双胞胎... 茂蓁衡量了一番,终究宁愿让洁儿安心养胎。
改姓殷而受封淑仪的褚洁在阴历五月初二(这一年阳历六月六日)生产,果然生下了一对双胞胎,都是男孩。刘骏相信他们俩之中应有一个是子羽投胎,就想给其中一个用子羽的名字,但请问精通命相的太史令时,太史令却说不妥,即使是投胎也要重新开始才好。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