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 171 这小子飘了,朱元璋怒了(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71 这小子飘了,朱元璋怒了(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随后,他还见到了几个咸鱼贩卖的商人,正在一个劲地砍价。听他们砍价的这個狠劲,似乎是想把咸鱼价格砍成粗盐价!

  在发现驸马爷过来之后,又立刻诉苦,说什么贩卖回去的咸鱼卖不掉,坏掉了亏本什么的。

  市场饱和了,应该确实不好卖。但是,张一凡也没相信这些贩卖商所说那么凄惨。

  这些商人,为了追求利润,哭惨压价那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

  张一凡没管这些,又去看了船队。今天没出去捕鱼,还有大量海鱼没处理,养着,但是好多也翻肚皮了。

  船队的人,都是一脸发愁。捕鱼船队这边的销售业绩,直接关系到他们什么时候能转为民籍的。

  看完一圈,张一凡已经心中有数,便对跟在后面的周黑子说道:“船队这几天就先休息,回头我教你用新的法子处理这些剩下的鱼。”

  周黑子一听大喜,他就知道,驸马爷最厉害了,肯定会有办法的。

  “驸马爷,那您快回吧,看看,都热了一身汗了!”周黑子连忙殷勤地说道。

  张一凡听了一笑道:“没事,你把这些鱼,送到县衙去。”

  说完,他就鱼池里点了那些较大的鱼。各种鱼类都有一些,明显不是驸马爷自己吃的。

  周黑子连忙答应,指挥着人手照办。

  大概半个时辰左右,张一凡就回到了县衙,一边凉快,一边笑着对朱镜静说道:“我教你一种新的吃法,你来做,看看怎么做最好吃?”

  自己老婆在吃方面就是有天赋,能把张一凡介绍的吃法改善,使得做出来的食物更好吃。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泥烩鸡。

  朱镜静一听他这话,果然开心,当即笑着对他说道:“凡哥,真得么?那我去拿纸笔。“

  很明显,她已经有经验了。把做法记下来,然后琢磨,试制,改进再做这样一个流程。

  张一凡要做的,其实就是制作鱼松。

  选好的鱼需要先水洗,去掉头尾、内脏和鱼鳞鱼鳍,加入葱、姜、黄酒等调料蒸熟,然后冷却后手工采肉。去骨后的鱼肉,需要先压榨再捣碎,要炒到鱼肉一捏就散,也就是炒松搓松。

  最后就是调味炒干了,把秘制调料拌入加水的鱼松,煮到汤汁收干,肉色微微泛黄。再筛去小骨刺,炒制均匀。炒干后人工搓松,搓成棉絮状的就可以了。

  并且制作鱼松,海鱼就有优势了。不但个头大,肉多,甚至有不少海鱼还没有刺或者少刺。

  根据传说,鱼松的发明还和戚家军有关系,最后更是成为了戚家军的军粮之一。

  当然了,这只是传说而已。反正在这大明开国之初,是还没有鱼松的。

  一般而言,自制的鱼松,保质期在一到三个月之间。当然,这是因为有冰箱。

  不过在古代,哪怕可以保质一个月而已,那也是有很高的价值了。戚家军能当军粮,大明开国之初的军队,正在南征北战之际,并且还是物资匮乏的年代,就更是方便成为军粮。

  并且,鱼松的营养价值很高。只要不是长期大量食用,就不会有副作用。

  张一凡相信,这个鱼松的产业,只要做好了,是可以解决很多妇女的就业问题,甚至还可能成为香山县的招牌产品,最赚钱的买卖之一。

  不过说实话,这个鱼松,张一凡还真没做过,只是知道可以这么做。因此,他还是得让大厨出面进行试制。

  在接下来的这些天,朱镜静就按照张一凡所说开始了试制。当然,有些步骤她不用亲自出手,自然有厨娘帮忙,不过所有过程她都有把控。

  只用了三天时间,朱镜静就做出了一款张一凡吃了都叫好的鱼松。

  这还不够,朱镜静又根据不同的海鱼种类进行试制,得到不同种类的鱼松,还有不同口味的鱼松等好多种配方,都得到了张一凡的认可。

  在和朱镜静商量了大规模制作的各个步骤之后,张一凡便调来了施工队,开始建设厂房,雇佣女工进行培训,最终开始试制。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