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季汉大司马> 第485章增益州督(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85章增益州督(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襄樊者,荆楚之旧,西接益梁,与关陇咫尺;北去洛河,不盈千里;土沃田良,方城险峻,水路流通转运无滞。进可以扫荡秦赵,退可以保据上流,屏蔽国门。”

  “今形势大有不同,荆、扬二州户口百万,地域辽阔,治下城邑众多。为全南汉建制,可拟周之分陕,行益州二分之旧举,荆、扬二州郡县以为新州。”

  说着,诸葛亮将抄录奏疏交予三人浏览,说道:“陛下以为此言然也,特委亮与尚书诸公议讨新州郡县。”

  此份奏疏来自蜀人张裔,及刘备得胜归朝后,尚书张裔特向刘备上疏,建议刘备可以拆分荆、扬二州。

  汉水被南汉掌握,疆域北进数百里,仅剩南阳盆地未入刘备之手。这般之下,武汉已无家门之患,刘备自然无需将荆、扬作为南汉根本,而是可以转化角色,从军事职能转化为政治职能,更加细致治理吴楚。

  吴楚疆域太大,崇山峻岭,连江带湖,百姓众多,仅凭二州治理管辖,且不说州刺史权柄大,仅论治理而言,则是统理尤难。故而在众多原因下,刘备采纳张裔的建议,让诸葛亮领尚书高官商量如何拆分荆、扬二州。

  孙邵翻着奏疏,思量说道:“丞相,不如仿江淮之地,以汉沔数郡为州,划江北南郡、宜都、襄阳、江夏、汉南、章陵六郡为汉州,荆湘仍为荆州。至此汉沔专御中原,经略河洛,荆州管涉荆蛮,权责可分也!”

  “除南郡富庶外,汉州余郡疲弊,其疆域狭窄,权重民寡,以六郡设汉州,或有不足。”

  法正沉吟少许,说道:“然陛下若欲驾重而临轻,设江北为汉州并非不可。且还可分扬州险要,以西陲豫章、庐陵、鄱阳等郡为一州。”

  “增设二州?”

  诸葛亮持扇沉吟,似乎对法、孙二人的建议,多有保留。

  法正将奏疏放到案几上,问道:“不知丞相、霍督之见是?”

  诸葛亮目光投向霍峻,问道:“霍督是为楚人,从军于吴越,以为汉州、二州之言如何?”

  霍峻屈膝坐于席上,说道:“宜都者,荆楚要冲,屏巴锁荆;襄阳者,处汉水中游,是为国之屏障,顺江可至京。今以宜都、襄樊为汉州,则荆楚无险可守,是以山水形势言,汉州不可设,设之则必有患。”

  作为江淮战区负责人,霍峻非常清楚,一旦汉州设立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因地处南北对抗的前线,军政一体化属于是必然之事。彼时汉州军政集中于一人,凡有异念,则可挥兵顺汉水而下武汉。

  江淮战区的形成属于是南汉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产物,刘备能允许江淮出现军政一体,但不代表他能忍受不了汉北形成军政一体化。

  如历代汉唐统治者,为什么把河东、河内纳入司隶的辖区下,不是因为二河富庶,而是二河拥有威胁京师的地缘条件。

  “至于分扬州之郡邑,以豫章、庐陵、鄱阳等郡为新州,不如再合汉昌、长沙等旧郡,拟为新州。”

  说着,霍峻停顿了下,补充说道:“峻以为可于吴楚之间,取扬州之豫章、庐陵、鄱阳、建安等四郡;割荆州之汉昌、桂阳、长沙等三郡,合有七郡之数,拟分为新州。”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