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贾政得到皇上赏识点了学差,起身到外省视察学校去了。
贾政出门后,宝五每天在园中任意纵性地逛荡,真是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这天正无聊时,翠墨进来交给他一封信,宝玉打开一看,原来是探春约请商议成立诗封信社。
宝玉高兴得拍手笑道:“还是三妹高雅,我现在就去。”一面说,一面和翠墨到秋爽斋去。只见宝钗、黛玉、迎春、惜春都在那里了。
一会儿,嫂子李纨也来了,一进门就笑道:“要立诗社,我自荐当社长。春天时我就有这个意思了,但想了一想,我又不会作诗,瞎闹些什么呢就没有说。既是三妹高兴,我就帮你弄起来。”
黛玉说:“既然要立诗社。咱们就称是诗翁了,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显得俗。”
李纨说:“你说得很对,何不大家都起不别号,相互称呼。我给自己起名‘稻香老农’”
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欢芭蕉,就自称‘蕉下客’吧。”大家都说别致有趣。
黛玉笑道:“你们快拉了她去,炖了脯吃酒。”大家听不明白。黛玉笑道:“古人曾说‘蕉叶覆鹿’。她自称‘蕉下家,那不是一只鹿了吗”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
探春笑道:“林姑娘别忙,我已替你想了个美号。她住在潇湘馆,就叫“潇湘妃子’吧。”大家听了,都拍手叫妙。黛玉低了头,也不言语。
李纨笑道:“我替薛大妹妹也想了个好的,只有三个字,我封她‘衡芜君'了,不知你们觉得怎么样。”
探春笑道:“这个封号好极了。”
宝玉说:“我呢你们也替我想一个。”
宝钗说:“你住的是‘怡红院’,不如就称你‘怡红公子’吧。”大家点头称好。
李纨说:“二姑娘、四姑娘起个什么号”
迎春说:“我们又不大会作诗,白起个号做什么”
探春说:“话虽这样说,但也该起个号才是。”
宝钗说:“她住的是紫菱洲,就叫她‘菱洲’;凹丫头住藕香榭,叫她‘藕榭’就完了。”
李纨说:“就这样吧。论年龄我最大,你们都要依我的主意,保证说了大家合意:我们七个人立社,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会作诗,既然由我当社长,二个社长自然不够,一定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藕榭二位,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诗社每月初二、十六两次开社,一旦拟定日期,风雨无阻,要是有兴致可随时增加。”大家都一致赞同。
宝玉说:“要起个社名才好。”
探春说:“俗了又不好,刁钻古怪也不好。正巧刚才有人送来两盆海棠,就叫海棠社’吧。”说完,大家又商议了一阵子,又吃了些酒果,这才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