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儿北下御无方,帝胄南迁慕少康。万类疮痍时欲扶,三川故旧岂能忘。祖生奋楫扬忠烈,寄奴挥鞭定关阳。豪杰英贤齐失意,皇统国祚必难长。
三百年的东晋十六国以及南北朝,实在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时代,再多的纸张书籍也无法记录当年的悲壮与辉煌。本书虽然节选其中最为精彩的百年时光,但寥寥四十万字仍然只能是以管窥天。
本书的主人公刘裕,原本只是个不阶尺土的平民,甚至年少时一度游侠放荡,然而生逢乱世中,他毅然从军,又能寄托风云,一路从一名普通士卒成长为一代名将、统帅,最终改朝换代,成就帝王霸业!
刘裕奋斗中的几十年正是本书的精华部分,占据前四章。第一卷详述了淝水之战的背景、经过以及影响。那时的刘裕刚刚参军,未能参与到淝水之战中,但是后来他在平定孙恩之乱中展露头角,此役也是他辉煌生涯的开端。
第二卷记录了桓楚之乱,以及北方前秦崩溃后的群雄并起,刘裕经历了东晋社稷的倾覆,北府军的衰亡。然而他在京口举起义旗,振臂一呼,仅以千余兵众重建北府军,然后一路披荆斩棘、拨乱反正,消灭了桓楚,重振晋纲。刘裕也因此成为了东晋实际的统治者。
第三卷最为精彩,此章中刘裕南征北战,平南燕、灭谯蜀、剿卢循、收河南、败北魏、定关中,金戈铁马,威震天下,杀得羌虏敛迹而穴处。是我汉家儿郎千百年来面对北方胡虏最辉煌的时刻。
第四卷,刘裕平定南方所有反对势力之后,终于登上了人生的最巅峰,虽然即位三年就亡故,然而他的新政却奠定了南朝一百五十的基调。刘裕时刻不忘收复汉家故地,就连临终前也不忘北伐。
原本打算在刘裕归天之时,本书就要完结,然而刘裕历经百死建立的刘宋基业,如果不能详加叙述,实在显得仓促匆忙,于是就有了第五卷。并且后刘裕时代的数次元嘉北伐也实在值得一写,所以第五章绝不是狗尾续貂之举。
有始有终,第六卷描写了自宋孝武帝之后一系列内乱外患,以及后世不肖子孙的荒淫残暴导致社稷倾覆的过程,算是此书的大结局。
由于时空关系,苻坚、桓温、慕容垂,这三位十六国时期的翘楚有的只是惊鸿一瞥、有的叙述不多、有的只存在传说之中,但是他们的事迹对于推动时代的进程实在是值得大书特书,于是笔者在最后一卷中择其精彩,选其简要的为三人做了小传,用来呼应全书的精神。
本人极其喜爱魏晋十六国南北朝这段历史,并自认有一定的研究。一直想为此写书纪念,正好今年奉命援疆,工作之余并无牵挂,可以安安心心的写作,历时近一年时间终于将此书完成。写作过程虽然辛苦,但本人却极其享受这一过程,虽然现在都是快餐文化当道,喜欢历史的读者不多,对两晋十六国南北朝这一段历史感兴趣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但此书却是对我多年兴趣的一个交代。
在写书的时候,本人也遇到了不少质疑,甚至嘲讽,但是我都一笑了之,因为他们不懂这里的坚持,不懂这里的“呕心沥血”,他们不知道一个个无比喜爱的历史人物在自己笔下重新活过来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他们不知道自己对历史的观点和见解通过书中人物替自己说出来是何其的志得意满,他们不知道一个个英雄人物在自己笔下横刀立马、冲锋陷阵是多么畅快淋漓的一件事,他们不知道那些早已骨化形销的豪杰们在自己笔下再次命染黄沙是一种什么心情,那种如丧挚友般的悲伤真的很神奇,没有这次创作真的很难体会到!
然而此书只是我脑海中构思多年的一部分,如有机会还会分别以西晋立国到苻坚统一北方,以及刘宋之后的南北风云为时空背景给大家带来饱满而又精彩的故事,很期待自己将来能有《乱世三部曲》问世。构思了数年,近一年时间的写作,连载了两个多月,到了要和大家说再见了,真的很怀念这次创作,期待将来就《乱世三部曲》再和打击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