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禹道乾坤> 第三百零四章五德(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零四章五德(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ddxsku起点文学南派三叔雅文小说新笔趣阁
  

  彭禹就着这位大儒的话,跟他讨论起灵皇的中儒学派。

  他曾经得到灵皇记忆,对中儒学派可谓了如指掌。几番闲聊下来,诸位大儒再不敢轻视这位皇子。

  论儒学涵养,这位皇子不比大儒们差。

  而张子昌听着彭禹的话,心中阵阵发凉,不断安慰自己:没关系,没关系。昭王推崇中儒派,虽然跟我们新学不是一路。但反正我的主要目的是三皇子,没事,没事。

  “张先生,你们师生三人看了这么久,不如说说刘学一脉的五德?”

  见彭禹点明,张子昌只得站出来。

  “禀殿下,我家的五德以忠为主,乃是忠、仁、诚、节、勇。”

  “嗯?”彭禹打起精神,炯炯有神盯着张子昌。

  “先生仔细说说。”

  “忠,自然是忠君报国,舍身取义。”

  接着,张子昌讲述几百年前,两位大儒守城舍身的故事。

  周边几位大儒神色变化,心中暗骂张子昌不要脸。

  “为了讨好神皇,连我们儒门的风骨都丢没了!”

  忠君?

  古法一脉的孟学有“民为重,君为轻”的说法。也有“天下为大,万民在先”之说。

  中儒一脉是灵皇亲手扶持,把神皇拔高,将其与天地同视。利用儒门敬天的习俗,将神皇视作天道化身。

  但这两家,从来没有把神皇独立出来,单独当成一个必须效忠的对象。

  新学的其他学派听到张子昌的开头,心中也在懊悔:怎么就让他抢先了!不,不对。我家学派可说不出这种不要脸的话,我们还是要风骨的。

  梅山学派虽然也扯出“忠义”大旗,但却把“仁”摆放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孝,忠还在孝之后。这一派讲究以仁为本,先修小家之德,再成大家之义。

  不过彭禹喜欢!

  或者说,以彭禹目前扮演的身份,作为大昆皇子,甚至有望继承神皇宝座的存在。他对张子昌的话很感兴趣。

  来自地球上的思想让彭禹暗暗唾弃张子昌不要脸,为了迎合大昆神朝,主动修改自家思想。但作为大昆皇子,这个思想真的太香了。

  而且,张子昌的五德之论,还把“勇”带上。国民不失血性,这一点很好。

  “先生写下论文,回头孤要详读。嗯……也要呈给父皇看看。”

  “对了,听闻西泽那边,苦竹散人一脉开始传道?”彭禹随意道:“他刚刚成了仙君不久,就这么折腾。回头孤借你‘昭王令’,你在那边多建立几个书院,好好传播儒学。”

  西泽郡,西天八郡之一。也是八百诸天中,苦竹散人一脉演化的云竹大洞天所在。

  苦竹散人和彭禹关系不好,曾经还对他下过绊子。彭禹之所以要把张子昌拉过来,就是打算借助刘学一脉,针对苦竹散人。但没想到,张子昌竟然给他这么大一个惊喜,刘学主动摆出一个臣服的姿态。

  “果然,都是先帝的功劳啊。”

  景皇时期的儒门何等骄傲。仗着自家帮助灵皇登基,又捧出一位倪后。整天摆出一份高姿态,在野的儒生们整天对着朝政指手画脚。那些入朝的大儒也拿出自家治国手段,整天呼喊着仁义礼乐,撺掇景皇效仿天外儒学祖地,修改大昆礼乐祖制。

  但惠皇可不惯着他们的臭脾气。

  被惠皇狠狠削了一顿,儒门这才老实下来。

  新学一派也是看清局势,才乖乖进行改变。

  彭禹虽然瞧不上先帝的私德,但惠皇的很多措施,的确对当下的大昆有积极影响。

  “殿下,倪大家来了。”

  这时,楼下的刘玉琦再度上来禀报,身后跟着两位女子。

  倪大家,倪神月。倪后的隔代传人,天镜山庄主人,大昆最有名的女性大儒。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