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齐在北面异动之后让李想帮忙去研究院看了几次,几个月后通知研究院院长递交了一份专项报告,进一步弄明白“失量生成”的开发进展。
根据这份由专项实验室出具的报告,着陆器上的那套“失量生成”,力的表现不算特别好。
以原件修复的设备,测定推重比为10比1,复刻机的推重比则是10.1比1,以现在掌握的情报预估其推重比极限值,在15比1附近。
推重比既推力和重量的比,分为动力部推重比和整机推重比两种。
动力部推重比,单纯对比发动机推力和发动机自重的关系,数值会显得比较大,推重比越大,整机装配余地和升级潜力也越好。
而整机推重比达到1以上,就能实现垂直向上飞行且不会速度归零,在1.04至1.4之间就能达到非常优秀的飞行性能,再拉高时边际效应递减会变得越发明显。
实际上很多飞行器不需要垂直爬升能力,根据飞行速度上限不同,0.8甚至更低的整机推重比也不是不能飞。
“失量生成”原型机的推重比能达到10比1,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与之相比,用上了一些魔法技术的涡浆一号,含螺旋桨重量的推重比也就10比1,后续进化成涡扇机的第一代,多半还到不了这个数字。
不过这么一比也能看出来,失量生成的表现真的不算好,上限和纯机械的化学能喷气发动机差不多。
当然,考古式科研本就没有规定一定比现代设备好,它们只是发展线路不同,具有借鉴意义。
王齐想要知道的,是在不同大小方向上的极限。
工业制造、手工制造、魔法器具,在大小分化上的表现是一样的,既都从日常大小的器具起步,然后向着大型化和小型化发展,两者都代表着一种极致。
不会魔法的贵族所使用的护身项链、手环等,就是魔法线路的小型化,在个别大师手中,这些东西能做得极为复杂,一个首饰就能容下许多功能。
自家王国受人口总量、高端人才数量以及发展时间的限制,在这两个极限方向上的路走的都比较慢,相对来说,机械设备的大型化和魔法的小型化,要略微好一点,确也不够极限。
对于“失量生成”的研究也一样,研究院自有理论,对小型化有一定帮助。
这三个月来,对原型机进行了进一步解析和实验,确认以现有技术能推动的小型化极限,能将四面体边长从六米余,缩减到三米。
其中出现了新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元器件构成的四面体边长越短,其魔力与失量力的转换效率就越差!
即使不考虑储能消耗,小型化之后的推重比也会降低。
试制的第二台样机,在边长三米的情况下,推重比为8比1,而在样机组件不变,单纯将边长扩大到四米附近的状态下,推重比为8.86比1。
之所以是四米“附近”,因为那并非一个精确值,该设备在有的边长下无法生效。
意思“失量生成”实际是一套适应大型化的魔术阵。
但因为该魔术阵四个节点之间不能有其它物体,这个边长问题太难受了,越大,意味着空间浪费越多,而要上天的东西,空间又是十分珍贵的。
即使是边长三米,对于飞车的空间也太大了。
研究到这里,基本能确定它只能作为飞行堡垒等大家伙的动力。
王齐又给缓了一个月,开始推动飞行堡垒计划。
飞行堡垒是王齐构思小熊城阶段就臆想过的战争载具,目的是填补现阶段空运能力的缺陷,在临时目标点尽量快的部署重型工事级战线。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