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情绪自控力> 坏情绪源自负面思维(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坏情绪源自负面思维(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陈佳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自己是银行职员,丈夫经营着一家外贸公司,两人还有一个5岁的儿子。不过,这一切都因为一次谈话而土崩瓦解。丈夫告诉陈佳,希望和她离婚,因为自己的秘书已经怀孕两个月了,他需要对这个女人负责。听完这话后,陈佳异常痛苦,感觉一切都完了。她甚至以死相逼,但无济于事,因为丈夫已经铁了心要离婚。最后,陈佳被送进了医院,所有人都认为是丈夫的不忠才导致陈佳的痛苦。

  的确,遇到这样的事情时,把责任归咎于丈夫合乎常理,但这并不能反映事实的全部真相。像陈佳一样遭遇婚姻变故的女性有很多,但她们痛苦的程度却并不一样。所以,痛苦本身并不完全取决于引起痛苦的事实,也取决于受害者的思维。

  哲学家艾比克·泰德说得很明了:“人们不是被事情困扰,而是被他们看待事情的观点困扰。”以抑郁症为例,研究者发现抗抑郁的药物可以“治好”抑郁症,但这仅限于病人服药期间。一旦用药停止,抑郁症就会复发。有时候,该病已经治好几个月了,病人的病情还会复发。当然,不管是病人,还是医生,没有人愿意采用终身服药的方式来治疗抑郁症。因此,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心理学家开始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在研究这种全新疗法的过程中,医生发现,当某人患上抑郁症的时候,和抑郁有关的思维与情绪、行为连接得更为紧密。或者说,某种负面的思维方式更容易诱发抑郁症。

  基于这种认识,医生们不再把目光仅仅停留在抑郁的症状上,而是开始关注症状背后那些习惯性的、自动化的思维。最后,心理学家得出结论:情绪会严重受到思维的影响。这也就意味着,驱动我们情绪的并不是糟糕的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这些糟糕事件的看法。一个比较有名的例子是,面对同样半杯水,悲观者往往会叹息“只有半杯水了”,而乐观者则会想“还有半杯水”。悲观思维导致悲观的情绪,乐观思维产生乐观的想法,这就是思维对人们情绪的直观影响。

  当人们认识到思维对情绪的这种影响后,各种关于情绪的行为疗法就应运而生,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创建的“abc模型”便是其中最有名的疗法之一。

  在这个模型中,a(antecedent)指的是事实本身,也可以理解为前因;c(nsequence)指的是人们面对事实时的各种反应,也可以理解为后果。前因a相同,并不一定会出现同样的后果c,这是因为中间会通过桥梁b(bridge),这座桥梁就相当于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认知不同,后果c就会不同。人们通常情况下只能看到a,并感觉到c,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b的存在。我们总以为是事实a引起c这一后果,岂不知b才是关键。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