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鏊想起弘治十一年从东宫走出的那一天,他知道大明会有一个不得了的帝王,但关于未来,他还从未有如此大胆的想象。当时只觉得,太子应该蛰伏起来,用心读书,潜邸内再储备些相才良将。将来众正盈朝,大明国泰民安。顶多也就如此了。
但是现在他明白大明的少年皇帝心中有一幅自己的治国图景。
可开海之议绝非如此简单的事情,不说海上风浪无情,便是东南沿海士绅一体,朝廷真的在某个地方开个市舶司,又有梅可甲这样的官商代表,往后那些商人的利益得被挤占到什么程度?
更让他担心的是,政令在传递的过程中会出现层层加码和歪曲圣意的情况。权力和欲望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头可以自我生长的野兽。
万一具体施政的人,用力过勐,说不得就是东南大乱。
到那个时候,国家怎么受得了?
但皇帝似已铁了心,虽然他还是在好好说话。
“……陛下。”
朱厚照把目光投向谢迁。
“微臣揣测,陛下令少府设立造船厂,是不是将来还想要再建大明水师?”
朱厚照抿了抿嘴唇。
有很多事,他是想一件一件做的,而并不想在一夜之间把这个国家搞得翻天覆地。更不想刺激他们过深。
但谢迁还是能猜得到,
因为当今圣上有着不弱于太祖皇帝的掌控欲,大明的商队在海上如果得不到保护,皇帝会受得了?
然而水师的筹建费用更加夸张,除非,海贸真的获利巨多。
其实朱厚照心中还有谋划,便是真的开了海之后大量白银涌入的问题,但那涉及到货币改革,并非眼下的事。
“谢阁老,朕的金口不能随意开。所以这个问题,朕只能说,需要看形势的发展。”
“陛下。”谢迁跪了下来,“朝廷开海是否又要和打击海贸走私结合起来?否则朝廷开了个口子,但民间走私依旧,这个口子便毫无意义。”
“不错。”
“如此一来,东南必乱!”
“可朕不是没给他们活路。是他们自己贪心不足!”
“然而以陛下之才能,为何要首选东南?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最不能乱的就是东南啊!又或者先于浙江一地试点亦可。”
“不行!”朱厚照好话说到了尽头,“似这种事,朝廷必须要展现出坚决的意志!试点来试点去,那帮人还以为朝廷在踌躇之间,这不是鼓舞那些反对的利益集团吗?谢阁老,朕知道你这是老成持重的谋国之言!但事不同,方法不同。有些时候,一定要动如雷火!”
“岂不知狂风暴雨之后容易一地狼藉?!”
“有些事,你们是可以劝的。但这件事,朕要乾纲独断,如果因此亡国,那朕来做这个亡国之君!”
皇帝将话说到这个程度,其实是断了这些臣子的谏言之路。
以往有刘大厦,这是先帝宠臣,他可以‘自恃’身份,刘健也可以。但是这两个人都被皇帝弄走了,剩下的人,大概就是要什么都不顾了才能决心阻止。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