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皇帝是大大的昏君,那么官不做也就不做了。可他并不是,他在缔造一个伟大的时代。
其实对于朱厚照来讲,他本不必把话讲得那么决绝和难听。但就如同向地方展现朝廷决心的道理一样,他也要向眼前这个‘权力中枢’展现决心。
这件事他一定要做,谁也拦不住!
“……如此,就要做最坏的打算了。”
最坏的情况是什么?
“所谓最坏,也就是地方豪强士绅挑动百姓闹事,东南遍地是匪,民不聊生。”
朱厚照坐回龙椅,“这不是最坏。最坏是有人聚众造反,甚至……相互联合、挑唆宗室举兵!朕也想瞧瞧,有没有哪个商人之家能指使家丁数万与官军作战。”
皇帝竟然都想到了宗室造反……
王鏊心也紧了起来,难怪皇帝要说展现决心,确实应当如此,一定要用官军之威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而不是等着他们慢慢接受。
“陛下,微臣以为军令应在政令之前。”
“何意?”
“地方卫所掌事者,也当提前调动。”
这话一说,暖阁里的人都明白。
明代除了在边关,在地方也有大量的卫所,这些卫所指挥使都由朝廷选任,虽说到了明代中期卫所官兵战力羸弱,但说到底也是职业军队,这个时候当然是要稳住他们。
朱厚照点了点头,“先将浙江、福建都指挥使司的都指挥使及同知全部更换,并允许新任都指挥使自己推荐所辖卫所指挥使人选。”
这样一来,浙江、福建的都指挥使其实就把境内卫所变成了某种意义的私兵。毕竟是他的人,所以他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在军事的行政里,这不是什么好办法。
但特殊时候,特殊手段。反正地方卫所实力本身不大,浙江、福建都指挥使司还在朝廷手中,那就乱不了,即便有人有异心,那离尾大不掉也还远着呢,之后再拆散就好了。
朱厚照想到了跟在周尚文后面的那七个兄弟。
“汰换的原都指挥使呢?”王鏊追问。
“北上,进京!”
在天子脚下看他们还怎么乱!
“微臣有话启奏。”杨廷和向前一步拱手。
“说。”
“东南所重者,一为财税,二为漕运。因而微臣以为开海令应在江南水稻收割之后,漕粮北运之时。若是夏粮赶不上,就要等到秋粮。万不能急!”
朱厚照想着本身人员的调动,再给他们适应,所需时间也不短呢。
“准奏!”
杨廷和还有话说:“为统筹全局,微臣还以为应临时加派浙闽总督,统揽军、政、市舶司三务,位列三司、巡抚之上!”
“准奏!”
“开海令之前,朝廷应当先下清查预备仓令,不过不以浙、闽两省为重,而以南直隶、江西为重。便是东南一旦有变,朝廷可输粮入两省,安顿百姓,不致酿成大灾!”
“准奏!”
一连三个准奏,杨廷和忽然间风头大出。他一向脑子清楚,处理事情一四很少错乱。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