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嫡长子> 第391章 若无成就,岂不可惜?(两章合一起发了)(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91章 若无成就,岂不可惜?(两章合一起发了)(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这就让六部尚书个个好奇了,

  就连李、谢二人都仅是第二等,那么第一等还有人吗?

  确实,那三万两的第一等,是朱厚照放在那里给人看的。

  就像大明朝的一品官,对于不姓朱的人来说想要当上极为不易。

  在朱厚照的心里,这个层次是给那种从龙救驾、开疆拓土之类的立功者留着的。除此之外,他还在等待书院里会不会有人搞出什么科技突破,那样他也可以赏赐。

  花一点银子起到示范作用,很赚。

  至于平常人做的平常事,一万两就是顶天了。

  皇帝是政治手段很成熟的人,不可能平白无故立一个高于内阁的人,所以既然阁老是第二等,剩余的人也无作他想。

  接下来顾左是第二等,因为他掌管少府做了太多的事。

  正常起来的话,韩文、闵珪都只是第四等。

  随后吏部尚书梁储、兵部尚书王炳、再加工部、礼部两位尚书都没有获得特别俸禄。这是朱厚照琢磨了很久决定的。

  首先不能只留哪一个,这是侮辱人,要留就多留些,四人相互‘报团取暖’才易于接受。

  因为特别俸禄就是以功劳来论,不在于关于亲疏,想要拿到还是不容易的,这和官位大小没关系,如果当得官大就有特别俸禄,那一开始就有些歪了。

  而像杨一清打赢过花马池之战,就可列为第二等,王鏊办好了开海可列为第二等,王守仁福建剿匪有功,列为第三等。

  除了这些正常的官员名字,还有些奇怪的……

  比如,女子医馆谈允贤救死扶伤、医者仁心可列为第四等,左副都御史章懋廉洁之名在外,列为第四等,特赐纹银三千两。

  特别,

  关键在特别。

  这个名单以后还会继续拉长,但往后一个一个加的话,没有军功以及特殊情况的,怕是连500两也捞不到。

  尽管如此,特别俸禄这一项也会让内帑每年支出近十万两银子。

  好在有四位尚书,以及大理寺卿、通政使、左都御史都没沾上这个名头,这安排就不显得特别奇怪,他们中的任何一位也不会觉得是皇帝在针对他们。

  别说他们了,

  刘健不是也没有吗?

  朱厚照不想在这个上面浪费太多时间,反正具体的实施路径也很简单,因为人数少,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当面赐予他们。

  这项特别俸禄除了赏赐的用意,也是要让不贪腐的人,口袋鼓起来,更加‘有恃无恐’,似章懋,朝廷不叫他饿肚子,他就能把那些贪官给烦死。

  刘瑾把圣旨在御桉上展开好,而皇帝就在众人的眼中用了印。

  哐当一声,一项不大不小的改革也终于落于纸上。

  朱厚照再把圣旨交到刘瑾的手上后,从御桉后出来,缓步向乾清宫的大门走去,一直走到门槛之处。

  背对着众臣,他说:

  “还记弘治十七年,朕清查浙江窝桉时,便有人提过,朝廷不得与民争利。但朕是不爱银子的,所以这钱朕舍得。

  而所谓朝廷就是几座宫殿、几座衙门,饭还是要分锅吃的。”

  门外的晨风把朱厚照的头发吹得胡乱飘扬,皇帝的话在宫殿里形成回音,一遍又一遍的响起。

  “朕是皇帝,你们都是国之重臣,千秋万代后人眼中,是查得到我们的所作所为的。朕不知道你们怎么想,是想着青史留名、还是想着我死之后不管洪水滔天,但朕是要对这把龙椅负责的。”

  “历史有太多的遗憾了,孔夫子生不逢时、霍去病英年早逝、安史之乱盛唐一夜灰飞烟灭、风波亭岳武穆千古留恨……诸位爱卿,朕不想这些遗憾也发生在正德朝。

  父皇御极十八年,励精图治,朝中所用得人,诸位皆是贤臣,朕又年仅十六,正是青春盛年。疆域之外鞑靼四分五裂,中原之内并无烽烟四起。这样的条件,如果朕朱厚照……”

  皇帝指了指自己,

  随后又换方向指了指站立着的大臣,“你们李、谢、韩、闵……这么多人,搞不出一个国泰民安、四方来服,那咱们这些人也不要自诩太高,千百年后怕还是要成为后人的笑话。”

  这是一番肺腑之言,一说出口就是有一股帝王的冲天之志。

  “吾皇圣明!

  吾皇圣明!

  ”

  朱厚照侧着身,表情沉静的望着跪了一地的人。

  “光朕圣明没有用,强国还是靠诸位。靳贵,”

  “微臣在。”

  “谈下一个事情吧。”

  “是。”

  按照议程,接下来就是盐。

  运司的官、两淮的商人被‘强权’以撕裂的方式完全破坏,现在杨廷和和赵慎还在那个地方撑着,但官制被破坏,不能够无限拖下去。

  接下来要怎么办,这个问题要很快回答,而且得回答好。

  朝廷的目的、朱厚照的目的是希望两淮盐场运转正常、朝廷盐课收入能有所增长。不是把那群人抓起来杀了就完了。

  尽管那很爽,但不做好善后就是灾难。

  而善后的方法之一,就是尝试施行拍卖之法,将盐场交予盐商经营,尽快恢复正常。

  其实所谓的两淮盐场,实际上是指淮北、淮南盐场,位置主要分布在东部海滨一带,从汉代开始这里就是重要的盐产地。

  至正二十六年,太祖皇帝在这里设立盐区,共管辖29处盐场;成化七年,又发现一处古灶遗迹,因其‘地广水咸,宜设煎盐’,所以成化皇帝下令设立天赐场,这样到如今,两淮盐场一共有30处,共有灶户五万余。

  到明代中期,两淮盐的官方产量在一亿四千万斤左右,弘治时盐引改为小引,一引盐大约是200斤(弘治前为400斤),所以换算成盐引,两淮盐场一年可产盐70万引,这远远高于两浙盐场的40万引和山东盐场的15万引,占大明一年300万引产量的近四分之一。

  这还不算灶户私制的私盐的数量。

  而每引盐的价格大约在0.7两左右,这样仅是正盐盐课大约就有50万两,除此外,还有些‘手续费’,比如支盐时,每引需纳0.05两,这些银子是‘存留司库,以备赈灶’,因而称为赈济银。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