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书目中的有斯蒂芬?古尔德《熊猫的拇指》、《火烈鸟的微笑》、《干草堆中的恐龙》,德斯蒙德?莫里斯《人类动物园》,罗伯特?温伯格《细胞叛逆者》,泰斯?戈尔德斯密特《达尔文的梦幻池塘》,卡尔?齐默《演化》,伊莲?摩根《女人的起源》,迈克尔?波伦《植物的欲望》,阿尔贝?雅卡尔《差异的颂歌》、《科学的灾难》,杰里?A.科因《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乔丹?斯莫勒《正常的另一面》,奇普?沃尔特《重返人类演化现场》,弗朗斯?德瓦尔《灵长目与哲学家》,维托斯?德吕舍尔《从相残到相爱》,马特?里德利《先天,后天》、《性别的历史》、《基因组》、《美德的起源》、《理性乐观派》,刘易斯?托玛斯《细胞生命的礼赞》,古德塞尔《图解生命》,CynthiaL.Mills《进化论传奇》,理查德?道金斯《基因之河》、《祖先的故事》,埃里奇?霍依特《蚂蚁帝国》,乔治?威廉斯《谁是造物主》,丹尼尔?查尔斯《收获之神》,博尔温?班德洛《隐疾》。
郑也夫在47岁时迎来了“一段通常只属于少年人的狂热和欢愉”,他读过的书,父亲多数没读,父亲读的书,也有很多郑也夫没提及。父亲生物学时40岁刚出头。陈四平今年才22岁。父亲比郑也夫早了5年,陈四平比父亲早了20年。
陈四平随手翻了翻,父亲留下的书也不全是生物学方面,有些似乎涉及道德和精神。从纸箱倒出来时已经弄乱了顺序,陈四平不知道父亲有没有刻意整理过,也不知道父亲读这些书,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还是捡到哪本读哪本。他坐在乱七八糟的书堆旁,指尖触摸着封面,破旧的,半新的,光滑的,干涩的,温度和气味似乎也有细微的差别。
父亲忍受家庭的鸡飞狗跳,挤出很多时间读书,为了寻求一个答案,这个答案改变了他的人生,也改变了陈四平的人生。在这一刻,陈四平觉得自己似乎看到了父亲的身影,一个人,在长路的尽头,彳亍而行。他正追寻父亲的足迹。他们走在同一条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