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二年(1079),王安石不想再租房子住了,打算买一块地盖房子。他看上的这块地很偏,官府原不打算要他的钱,但他还是坚持给了。王安石的低调并不是故作姿态,其一生从未改变。有神宗皇帝赐予的高头大马,他不得不去雇一位牵卒,不然他还真上不去。王安石在挑选牵卒上还真下了不少力气,他并不是在挑身强体壮、能吟诗作赋的人,他选了村里一位膝下无子的鰥夫。与其说是王安石在挑牵卒,还不如说王安石想尽其所能帮助一下困难户。鰥夫便愉快的答应了。
一天,牵卒问他:“相公怎么不坐轿啊?坐轿还是安全一些。”
王安石说:“驮人的差事是牲口干的,人应该得到尊重,怎么能当牲口用呢?”
俩老头儿就这样每天开心的出去遛弯儿,只可惜好景不长,这匹马得病死了。这匹马是俩老头儿共同的朋友,现在没了,王安石和牵卒都很难过,牵卒也满怀忧伤的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相府。
牵卒来辞行的那一天,王安石心中很不是滋味。突然,他好像又想到了什么,马上说:“老伙计,你还不能走啊!你走了,谁来给我牵驴呢?我还有一头驴呢!”
牵卒说:“相公啊,驴还用牵吗?”
王安石说:“要的!没你给我牵着,我不踏实呀!”俩老头儿又一起愉快的出行了。
他想住到这个新住所的原因也很简单,之前遛弯儿的时候有个好朋友很谈得来,那人叫杨德逢,就住在那里。这个老朋友并不是什么鸿学大儒,也不是高官富贾,只是一个还算富裕的农民。由于他住在一个湖的南边,王安石帮他取了一个号,号“湖阴先生”。自从王安石住到那里,王安石也就号半山居士了。在这里,王安石接待了来看望他的书法巨匠襄阳米芾。大画家李公麟来看望他,还给他画了一幅肖像画。然而,最有趣的当属与大文豪苏轼的会面。那时的苏轼已自号东坡居士,王安石号半山居士。那次相见真是太有趣了,苏东坡与王半山的相会,是两位居士、两块不起眼的坡地的相会,却是两座高峰的相会。
致仕后的王安石诗风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如同先前那样,所有句子都在用典,而且所引的典故都很生僻难懂。这时的诗风更有诗的美感。有次,他想约杨老头见见,写了首诗《招杨德逢》。
招杨德逢
山林投老倦纷纷,独卧看云却忆君。
云尚无心能出岫,不应君更懒於云。
不知杨老头看到王丞相发来的邀请函作何感想,他一定觉得这个邻居还不错,居然还会写诗呢!是的,这个半山老人不仅会写诗,而且诗文都是独步天下。被这个半山老人题在自家墙上的两首诗,《书湖阴先生壁二首》甚至都可以让自己的房子流传千古。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之一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是幸运的,神宗皇帝对他的支持,让他的才华一滴都没有浪费,都洒在了这片他所热爱的土地上。他这一生都在感激神宗皇帝对他的知遇之恩。在王安石退居江宁的日子里,神宗皇帝对他也关切有加,给了他无微不至的照料。元丰年间,王安石在熙宁年间的改革已经在宋朝大地上开花结果,他写了《歌元丰五首》表达了喜悦之情,更是为独挑改革大梁的神宗皇帝鼓舞士气。
歌元丰五首之一
水满陂塘谷满篝,漫移蔬果亦多收。
神林处处传箫鼓,共赛元丰第二秋。
神宗皇帝从即位开始就立志要做一个奋发有为的皇帝。王安石百折不挠的意志更是给了他第一手教学资料。他始终不能忘记,继位之初,就连先皇的丧礼三司都拿不出钱办,只能动用内藏库。内藏库是太祖皇帝励志攒钱,把幽云十六州要么买回来,要么打回来而设置的。等神宗皇帝即位的时候,大宋已建国百年,不仅幽云十六州没有能打回来的迹象,西北的定难五州也丢了,西夏还建国了。不仅如此,还不得不从这个原本就少的可怜的内库里拿出钱给大行皇帝办丧礼。神宗皇帝内心的苦涩只有他自己知道,而满朝道貌岸然的文官都在唱高调,提着不切实际的意见。只有王安石愿意挺身而出,为大宋改革出路,帮他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