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真宗朝官员数量已经很庞大,甚至开始叠床架屋了。太祖朝进士科一次录取二十人以内,到了太宗朝以后一次录取几百人,而且考试也变得频繁起来。此时的朱说就是以第九十七名的成绩中的乙科进士,而且一旦高中就是有实际差遣的实官。如果是甲科进士官阶就更高,甚至有可能不用到地方工作,直接入朝为官。再过很短的时间就有可能进入馆阁任职。如果一路坦途就有可能成为某某学士,再进一步就可能进入三司、二府任职,也有可能从此位极人臣,成为宰执或宰相。
此时的范仲淹无疑是大宋制度的受益者,如果在太祖朝这个成绩无法成为进士。如果在唐代即使高中进士也是无法立即对应官职的,更何况这个排名离进士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天禧五年(1021),朱说调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盐贮运及转销。西溪濒临黄海,海堤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海潮倒灌淹没良田,人民苦难深重。于是朱说奏请江淮转运使张纶,痛陈海堤利害,建议筑堤。
当时就有人指责他:“越职言事!”
朱说道:“百姓都跑了,我到哪里去收盐?筑堤坝、安百姓就是我的分内之事。”
有人批评说:“筑了海堰,难以排水,易出现积水。”
张纶坚决的支持朱说:“涛之患十之九,潦之患十之一。”显然,这是有思辨、有理性的驳斥。
天圣三年(1025),朱说成为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堰工程。期间也出现过连降大雨,发生地质灾害,两百余人遇难。这时舆论又开始甚嚣尘上,说死了两千多人,快停吧等等。还好总有一些做事的脊梁挺住了。天圣四年(1026),朱说母亲谢氏病逝,朱说辞官守丧,守丧期满朱说奏请仁宗皇帝,将名字改为了范仲淹。守丧期间工程由张纶主持完成,范仲淹多次表示工程一定要继续,若有事故朝廷追责由他一人承担。该工程顺利完工,即著名的“范公堤”。很难理解范仲淹为何在丧母后一定要改姓,从两岁起继父待他如亲子,难道可以用改姓来回报这恩情吗?
天圣五年(1027),范仲淹为母守丧期间居南京应天府。这时的晏殊也被弹劾,任南京留守。晏殊了解了范仲淹的才学与人品,邀请范仲淹到府学任职,执掌应天书院教席。果然范仲淹也不负众望,书院学风焕然一新。天圣六年(1028),范仲淹向朝廷上疏万言的《上执政书》,奏请改革吏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宰相王曾对万言书极为赞赏,王曾便极力推举范仲淹,此时的晏殊也回到了枢密院,晏殊遂面圣陈述范仲淹既往政绩。有两府高官的推举,仁宗皇帝召范仲淹入京,任为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范仲淹正式进入馆阁。
一个普通中下层的宦游官吏,进步为京官是人生的一大步。范仲淹依靠个人的努力与执着,但不能不说也充斥了人生的机遇,张纶、晏殊、王曾等高官在范仲淹人生恰值需要帮助的时期,伸出了及时而有力的援手,为他搭建了重要的人生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