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蜂子> 第二章 第一节 亲历卢沟桥事变(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章 第一节 亲历卢沟桥事变(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徐大佑:“天天如此?只有步兵吧?”

  林炳坤:“所有军种,工兵部队每天也要行进20公里以上的拉练,到达目标地区就立即进行土方作业,天天如此,风雨无阻。”

  徐大佑:“天天如此?还风雨无阻?”

  林炳坤点点头。望着远处日军急速的全副武装行军纵队。

  两人正站在城头观望,听到身后一阵跑步过来的声音。

  回头看到一个大个高少校,鼻直口阔,双目炯炯有神,一脸络腮胡子,后背一口雁翎大刀,右手按压着手枪皮套。汗水浸透军服,军服左胸胸卡上写着“金**”。

  那少校跑到近前,立正、敬礼后报告道:“第29军37师110旅219团3营营长金,正在战备执勤,请徐中校训示。”

  徐大佑赶忙摆摆,说:“金营长大名鼎鼎,我们还没有到宛平城,就已经听到你的大名了。喜峰口没少用你的雁翎大刀砍小日本的脑袋吧?”

  金振中听徐大佑用标准的河南官话说话,很是高兴。

  徐大佑接着说:“听你说话的口音,也是河南人吧。你的吉团长,我们前天在丰台刚刚见过面,他是河南扶沟人。但听你口音,你和吉团长不像是老乡呀?”

  金:“徐中校听得准得很啊。我是固始人。”

  徐大佑:“扶沟属开封道呢,你我才是地道的老乡,来到宛平城,听到兵们多讲河南话,这倒是新鲜事。”

  金:“二十九军原来是冯先生的部队,早年多次征战中原,加之冯先生还主政过河南,所以部队中河南籍官兵较多。”

  徐大佑:“我听你们营的士兵讲话口音,河南籍官兵比例是不是也太多了点。这里到处都是河南话。”

  金:“徐中校观察细致。我们团长是河南人,我也是河南人,所以我们三营河南兵算是军中最多的了,多数都是。多是扶沟人和固始人。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嘛!”

  徐大佑乐呵呵地看着金,不住地点头。还回头对林炳坤说:“看这位军爷,煞是威武。”

  林炳坤说:“目前,日军三面包围了北平,南下保定之路,可只有这里的卢沟桥了。日军近期调动频频,看来事局难料呀!”

  金:“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我已得令,只要日军动粗,定让他吃苦头。”

  徐大佑:“不怕日本兵?”

  金:“日本兵是个逑。”

  金一句粗话逗笑了大伙。

  他继续说道:“喜峰口已经过手了,没啥了不起。也就是枪法准些,装备好些。士兵训练有素。但我们营不怕!”

  金营长说罢,就请两位下城楼,来到卢沟桥上,金对二人介绍着:“这桥在金朝时,用石块建筑而成,全桥长六百六十尺,耗时三年之久才建成,宽216尺,有桥洞十一个,两旁桥栏上雕刻着许多小小的石狮像。乾隆皇帝题写的“卢沟晓月”雕刻在桥前,永定河上游即桑干河,唐诗: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指的就是这条河。”

  三人相谈甚欢。但见金营长任务紧,就早早回营休息去了。

  林炳坤在当天晚上11点多钟,听到部队集合声。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