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开始紧张。
7月8日凌晨5时,枪炮声大作,日军炮轰宛平城。
金营长派通信员过来通知林、徐二人:“不要走动,正常休息。”
天亮之后,吉团长,带增援部队进城。责令二人离城。二人不从。
在宛平城的几天里,林炳坤第一次听到实战中的枪声。战斗激烈之时,分不出敌我的枪炮声。但林炳坤能明显感觉到这些混杂在一起的枪炮声中,似乎也有一些规律。
每次战斗激烈之时,就跟随部队上城墙,听、看请教老兵。林炳坤慢慢就能分辨出敌我枪声的区别。特别是日军三类主要枪械的声音,一听就知。
日本兵步枪射击声是“宾勾”,重机枪的射击声像鸡叫一样“咕咕,咕咕咕。”
7月11日凌晨2时,守军第3营金营长亲率大刀队,与前来支援的另一个营主力一起,准备乘夜夺回铁路桥东端。蜂子要求随队出发,要做一名翻译,几经争取才得成行。
蜂子随部队向铁路桥悄悄靠拢。蜂子有些兴奋,喉头发紧,全身肌肉紧张。
晚行的队伍悄无人语,只有武器装备之间磕碰时会发有金属质感的“锵锵”之音。
凌晨2时,突击队冲入敌人阵地。顿时,日军阵地手榴弹爆炸,大刀闪着寒光,喊杀声传出数里之遥。部队的阵形大乱,全部冲敌人的方位冲杀过去,有的士兵竟兴奋得号啕大哭。
林炳坤见一名19岁的突击队员用大刀接连砍了3个日兵。四处可见举着大刀的血人追赶拼命奔逃的日兵。
这是林炳坤第一参加短兵相接的战斗,他的身边没有一个日本兵冲到近前。在他的周围都是手里高高举着大刀的血人,眼里流着泪,口中大声叫喊,日本兵四散奔命。
集合号响,无法将士兵集合回来,此役日军一个中队被全歼大部,余者跑速可比兔子。
日军在向这里增兵之前,中日双方曾有过一次阵前谈判。林炳坤是随队翻译。
谈判的时候,日军前线指挥官大队长一木清直一直对林炳坤点头示意。见林炳坤没有什么反应,干脆说出来:“林少校,在天津我们见过一面。当时你做为支那方面代表,要求我们日本拆除天津日军用无线电台。当然,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林炳坤笑而不语。
离场的时候,那一木清直紧挨着林炳坤走,林炳坤用日语问道:“你们要求进宛平城搜查失踪的日本兵,可曾找到?”
一木清直对林炳坤说道:“此事,不便宣扬。已经找到。说来可笑,一等兵志村菊次郎当时拉肚子,部队集合前离队解大手。队伍拉走后才发现他不在。确实是搞错了。但炮都开了,如果此时再向中国承认错误就太没面子了,所以干脆就借着志村菊次郎的这泡屎开打吧!”
见蜂子一脸正经地看他。又点了一下头,示意,这是真的。
多么讽刺又可笑的理由!但这是真的。当时的日军军界上层人物都认为中日能全面开打,是这位一等兵“拉屎功劳”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用一泡屎挑起全面侵华战争的日本小兵,最终将日本整个国家拖入了战争的泥潭。直到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