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华娱那年十八> 194、礼物和血色浪漫启动(二合一)(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94、礼物和血色浪漫启动(二合一)(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确实跟学生毕业差不多,欢呼,不舍,然后就是聚餐。

  季节不一样,吃的自然不一样,像现在这个季节,火锅绝对排首位。

  不过这年头,想在川渝之外找火锅,尤其是江南地区,还真不多,问了本地人,知道现在姑苏市最出名的是两家,一家叫要德,一家叫老妈。

  不过在陆恒的记忆里,前世他后来到姑苏的时候,吃过要德,因为名字好记,就像川话“要得”的谐音。

  至于老妈火锅倒是没了,变成了老妈米线。大概就是因为后续的发展跟不上市场,所以转型了。

  于是陆恒他们去了要德,这时候还不叫要德火锅,而是叫要德大酒店,主营火锅。

  看到现在的店面,再想到未来去的要德,陆恒明白难怪他们能一做二十多年,因为那时候的要德,已经跟现在天壤之别,显然是不断改进。

  不过这些不是陆恒关注的问题,反而这时候的火锅,不仅真材实料还量多味正,才是在意的事情。最关键的是,这时候的锅底不要钱,油碟也不要钱。

  杨凡笑道:“美食这种享受的事情,还是要来内地,而且比香江便宜多了。”

  “这才哪儿跟哪儿啊。”陆恒笑道:“以后多回内地逛逛,别说每个省的美食不同,就连市和市之间,很多美食都不一样。”

  “要得,要得。”杨凡学着川话笑道,大家也跟着乐了。

  不仅杨凡吃得惬意,就连宫泽理惠和她妈,也吃得啧啧称赞。

  受到华夏的影响,东亚东南亚基本都用筷子,所以她们吃起来倒没有阻碍,而且饮食文化的类似,但受制于历史和物产,他们能吃的比华夏就少太多了。

  “反正,比盒饭好吃多了。”杨凡的助理吐槽道。

  大家再次大笑起来。

  哪有不吃盒饭的剧组,但从没有好吃的盒饭,更不要说跟火锅对比,简直是侮辱性的伤害。

  这晚上宫泽理惠借口说要出去逛逛,宫泽光子也没意见,而这一逛,就逛了三个小时。

  说是逛,实际是临别之时,陆恒给她加了餐,不过也是宫泽理惠的主意。

  虽然回来晚了,宫泽光子有些不太高兴,但看到陆恒送回来的,也没多说什么,还客气的邀请陆恒进去坐坐,陆恒笑着婉拒了。

  “明早几点?”陆恒问道。

  之前宫泽光子和理惠都表示想去寒山寺看看,于是就定在杀青后的明天。

  而宫泽光子道:“现在还没睡,稍微晚点吧。”

  “那就九点吧,九点起来。”宫泽理惠歪着脑袋道。

  对于华夏人来说,寒山寺因为那首诗出名,但在霓虹人眼里,就像圣地——

  曾经说出“世间谤我、欺我……”名谒的,就是高僧寒山,而回答“只是忍他、让他……再待几年……”的,就是高僧拾得。

  他俩曾经都穷困潦倒,但依然在姑苏的枫桥寺弘扬佛法,最后寒山病逝,枫桥寺改名为寒山寺,而拾得,则东渡去了扶桑,不仅创建了拾得寺,还在那里成为一代宗师,影响霓虹千年。

  而且拾得成名后,也没有忘记寒山,不仅弘扬佛法,还传播寒山的著作,让他俩在霓虹佛教,乃至社会上都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再后来,张继那首千古名篇《枫桥夜泊》也传了过去,让寒山寺的名气更进一步。

  要知道在霓虹,这首诗类似于华夏《静夜思》的启蒙诗,小学生都会背。

  而这种因为一首诗带火一个地方的事情,在古代也有不少,毕竟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报刊杂志,更不用说广播电视了,有的只是口耳相传,只有诗词才能做到这点。

  就像带红庐山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让滕王阁享誉华夏大地的“秋水共长天一色。”

  而寒山和拾得,靠的就是他们那篇《寒山问拾得》,而拾得那句回复的“忍”,就这一个字,贯穿霓虹国历史千年。

  这么看的话,相当于华夏提出了“忍文化”的理论,他们霓虹开发实践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传越广,寒山和拾得的名号也传遍霓虹岛屿,关于他们的诗,也被霓虹的后来人整理成了“寒山诗”。

  还有一点,就是张继诗里的“夜半钟声”,像霓虹的元旦要敲一百零八声,也是从寒山寺这里沿袭的。

  关于这个,在历史上还让大文豪欧阳修出过糗,《六一诗话》里他原文说“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以及“句则佳矣,其如夜半不是打钟时”这样的质疑,意思就是张继为了追求好句子,故意写错误的。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