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3章 市场换不来技术(二合一)(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13章 市场换不来技术(二合一)(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黑海造船厂抛弃了苏联标准下的造船能力和经验,又没能获得新的订单,于是很快就失去了大型舰艇的建造能力。”

  “……”

  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常浩南就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了。

  他知道杜义山肯定能听懂。

  事实上,这个黑海造船厂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

  美国人在MD90项目上的套路几乎就是原版重置。

  玩的就是一手阳谋。

  然而手段虽不新鲜,却非常好用。

  常浩南能超脱在外把整件事情梳理明白,不是因为他比别人聪明。

  单纯是因为他开了挂,知道后续发展方向。

  ……

  跟常浩南想的差不多,电话那边的丁高恒和杜义山脸色都已经严肃起来。

  他们当然知道常浩南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无非是华夏航空工业也面临着跟黑海造船厂一样的局面。

  而MD90就是那两艘挪威公司订购的货轮。

  “好,我明白你的意思。”

  杜义山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今天的通话应该到此为止了:

  “这件事情科工委方面会综合考虑,你们那边尽快推进涡喷14的模拟测试工作,如果要想把评定标准扩充为新标准,足够的工程数据是必须的。”

  “好的,老师。”

  “那你先去忙,后续的决定会以书面形式下发,我们到时候再说。”

  说完之后,他便挂断了电话,然后抬起头,重新看向办公桌对面的丁高恒。

  沉默的气氛维持了大概几分钟时间。

  丁高恒重新点燃一支烟,这次他吸了一口,但从动作上看并不算熟练。

  “你的这位学生,确实很不一样。”

  “今天的情况,也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杜义山摆了摆手:

  “我以为这会是一次偏向工程技术层面的对话”

  “不管怎么说,这位小常同志提出的可能性不能被忽视。”丁高恒又抽了一口烟:“如果真是如此的话,我们能做的也只有亡羊补牢了。”

  显然,在跟常浩南对话之后,他已经做出了决定。

  “MD90这个项目现在连零部件生产都开始了,总不能无缘无故叫停,你准备怎么处理?”

  虽然这是个疑问句,但从杜义山的表情来看,他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只是跟丁高恒对一下答案罢了。

  “杜老这就是明知故问了”

  后者把烟蒂丢进烟灰缸,揉了揉有些发干的嘴唇:

  “刚才小常同志也说了,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跟我们建立一套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并不矛盾,所以……”

  “把干线飞机项目的重点改为消化吸收重点技术,还有总结积累大型民航客机的总装和制造经验吧,这些我们以后也都用得上。”

  ……

  当休会时间结束,会议重新开始之后,现场的气氛变得完全不同。

  之前端坐首位、始终没有表达任何态度的丁高恒几乎是开门见山。

  他表示全新的、自主的航空工业标准体系建设势在必行,旧的标准中有很多都只是为了在客观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解决有无问题,以形成一个基本的框架体系,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应该考虑对其中不合适的内容进行彻底补充和替换。

  作为科工委主任,他的表态分量自然完全不同。

  下半段会议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瞬间。

  尽管沪飞方面的几个专家选择保留意见,但还是同意着手进行全新标准的设立准备工作。

  国防科工委这套体制的优势就在于,尽管讨论的过程可能出现不同意见,但是在做出最终决定之后,整个系统还是能够保证劲往一处使。

  于是在当天晚上就成立了一个以刘振响为首、共计10个人的专家组。

  他们的任务有两个。

  一是前往涪城跟踪涡喷14的测试情况,以及对那份《航空发动机进气畸变试验与评定方法》进行更详细的审定。

  二是如果审定顺利通过,那么就在《方法》的基础上,对GJB/Z64-94进行重构,以建立一个新的、与华夏的实际情况适应的气畸变试验标准,作为航空工业新标准体系的起点。

  常浩南这只蝴蝶掀起的飓风,正变得越来越猛烈。

  加更还是在下午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