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第二百三十章 新科进士、馆选(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三十章 新科进士、馆选(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没过多久,殿试相较于往昔提前举行。

  皇帝在大殿内亲策于庭,所提及的无外乎都是军政、吏治相关内容。

  不过大多都是泛泛而谈,不会细究。

  因此一场殿试下来,众人排名并未有太多变化。

  而与后面几位贡士相比,回答显得有些平庸的杨文远,则是依旧站在了第四名的位置,二甲第一。

  前面一甲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

  按照惯例,他们会被立即授职,入翰林院。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

  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至于,其他的二甲、三甲进士,如欲授职入官进翰林院,还要再经过一轮考试,综合前后考试成绩,择优入翰林院选为庶吉士,即俗称的“点翰林”。

  若是点翰林再不过,那就只能告别朝堂中心汴京,寻求外放了。

  盛紘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在外漂泊个几十年,然后官员考核评优,再是朝中有人,得以重新升官,亦或是补官升入汴京,得个了京官头衔,但也只是朝堂里的小虾米。

  而更多的,则是直接泯然众人,权力不过州县,一辈子待在基层。

  反观入翰林院的庶吉士们,则截然不同。

  与外放的进士们比起来,他们更像是天潢贵胄。

  平日里给他们授课的是户部和礼部侍郎。

  也无需操心吏治考评,只需在翰林院潜心研习经史,编修史书即可,同时还有参政议政的权利,负责起草诏书,偶尔还为皇帝讲解经籍(当然,这一般是为皇家子弟服务,不过现在显然是用不上了),被视为皇帝近臣。

  三年过后,亦或是提前恩科,值此新老庶吉士们交替之际,会再度进行考核,也称为“散馆”。

  考核成绩优异者可以留馆,留在翰林院,成为修撰、编修等翰林官;

  其次的庶吉士被派往六部任职,任主事、御史;

  剩下的则会被派往地方,担任知府等要职。

  无论如何,庶吉士们都能迅速成为大周的高级官员,较快地进入中央统治核心。

  非进士不入翰林院,非翰林不入内阁。

  因此,庶吉士又被称为“储相”。

  都说会试是学子们鲤跃龙门的机会,但殿试后的翰林院馆选,在新晋进士们看来,也是不遑多让。

  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毕竟会试落榜你还能继续考,三年又三年,一直到死都行。

  但进翰林院的机会,却是新科进士们此生唯一的机会。

  一旦错过,那是一生也弥补不回来的。

  对于任何一位想要在大周朝堂施展心中抱负的官员来说,庶吉士就是他们最快捷的通道。

  杨文远自然也不例外。

  若是皇帝的身体安好,吃嘛嘛香,他若是外派也没什么打紧的,毕竟有杨家的背景在,最多几年他就能重新调回汴京。

  但偏偏杨文远是个挂壁!

  不过却有些不彻底……

  众所周知,所有电视剧都会有意无意地模糊时间和故事线,往往你仔仔细细的看完了一部剧,最后也没弄清楚主角们到底多少岁,从开头到结局过了多少年。

  说不定一个镜头一闪,几个月就过去了。

  屏幕突然是一黑,一两年就过去了。

  而杨文远看电视剧时,又是个向来喜欢倍速的,别称“不快进不舒服斯基”,更是有许多细节记不清楚。

  自然,杨文远也是忘了皇帝到底是此次科考后的第几年驾崩,反正不是三年后,不然齐衡也等不到恩科了。

  但是这也说不定。

  毕竟原先是屏幕里,按照剧本演的舞台剧,而自从杨文远来后,他的一举一动,都让很多人,很多事发生了改变。

  不说面目全非,但很多事也是乱糟成一团。

  不过杨文远也不后悔就是了。

  辛苦来一趟,若是不能纵然抒发胸中意,又是何苦来一遭?

  殿试放榜后,便是插花游街。

  状元韩德华、榜眼王进、探花薛仁,三人从正门出宫,杨文远和长柏等二甲、三甲进士,则只能从侧门出宫。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