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鹿鼎记> 【1007 晋商】(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007 晋商】(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新笔趣阁ddxsku起点文学
  袁崇焕一辈子能拿出手的,也就这么点战绩了。

  这一战,在韦宝看来,袁崇焕基本上属于躺赢。

  换谁去,谁都能躺赢。

  宁远城是孙承宗手里加高加固的,一座城就是完全的军事重镇,全都是能打仗的,想攻坚很困难。

  加上高第正在全面撤退,努尔哈赤一看这么好的时机,怎么能放过,得到了宁远城,就等于得到了关外所有的地盘,锦州防线就得瞬间瓦解。

  然后努尔哈赤就被明军教育了一顿,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明军守城还是有一套的,加上有大炮。

  孙承宗现在已经回老家去了,高第本来就没有什么能力,基本上不懂军事,之所以提出撤回关外所有兵马,一方面这是早就有人提出来的。

  另外这是魏忠贤授意的,否则高第也不敢这么搞。

  高第已经被韦宝惯坏了,成天在山海关吃喝,啥事不用操心。

  现在朝中论战的焦点自然在要不要撤回关外驻军上。

  阉党支持撤回,但这种事不好明着说。

  东林党是阉党支持的事情,历来是反对的!

  尤其不撤军,甚至扩大对关外用兵,扩大关外的地盘,这些都是政治上的正确。

  两种焦点,反应在人事上,就是撤换蓟辽经略高第。

  高第在韦宝了解的是,就不是东林党,也不是阉党,是一个偏向于阉党的中立派。

  在原本的历史中,高第被袁崇焕挤走之后,在崇祯朝,又得到了起复,还当了一段时间官,属于被阉党迫害的平反官员。

  本来东林党在被阉党持续高压政策打压之后,已经没有多少反击能力了。

  但韦宝与魏忠贤产生嫌隙这件事,给他们带来了曙光。

  现在韦宝是当朝红人,大家都已经收到消息,知道皇帝有意提拔韦宝为海防总督衙门总督!并且,大家也都知道了,开海贸,缩编和统一管理大明水师这两项新政的始作俑者是韦宝。

  这都说明韦宝在朝中的政治分量在急剧上升。

  再加上英国公是韦宝的老丈人,有这么强大的靠山,更增加韦宝的政治分量。

  一个韦宝这样的人与阉党不是一路的,不管是不是投向东林党,东林党的人都会被鼓舞士气,觉得阉党不过如此。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晋商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晋商其实也属于中立派,很难说有阉党色彩,也很难说有东林党色彩,商人唯利是图,谁掌权,就偏向于谁,这一点与韦宝很像。

  明朝时,晋商通过经营边防军需物资起家,通过运输军粮获得“盐引”和银两。

  山西商人以华北为地盘,进出于江南,与徽商相竞争,明清之际,势力又伸张到四川。

  晋商的兴起,与明朝的北方边防有关。

  明朝为防蒙古入侵,在长城一线屯驻大军,基本上依靠屯田自给自足。

  但当地土地贫瘠,收获不多,士兵又不能集中力量耕作,因而粮食不足,而募兵逐渐增多,交通不便,军饷成为重大问题。

  明朝于是依赖华北各省的民运、或漕运,或采取纳米赎罪等方法。

  其中开中法作用重大,召请商人把军粮,米、麦、豆草等运到边境,给予盐,并在一定范围内贩卖。

  宋代已有折中法,但规模不大,开中法却把全国大部份产盐区的盐额都纳入其中。

  开中商人兼营五谷和贩盐,独占盐的贩卖,获取巨利。

  永乐以后,商人在北边自营屯田,或低价向农民购入谷物囤积。

  开中法主要实行于山西和陕西,许多商人在此聚集进行商屯。

  当地商人占有地利,逐渐抬头。

  他们在黄土绝壁间,开凿土窑,储藏谷物,土窑干燥,可保存谷物数十年,而可以避过盗匪的劫掠。

  山陕商人最善于利用这种地理条件来保贮粮食,借开中法积累资本,再经营金融业,扩展到江南一带,经营绸绸与棉布买卖,贩运到各地。

  平阳府、泽州、潞安府是山西商人的老家,当地富商往往有数十万两资产。

  他们往往一人出资,与同族同乡合伙,称为伙计。

  伙计各自负责分担各种营业,誓无私藏。

  山西商人常与陕西商人合作,对抗其他商人。

  明代中叶,北边逐渐开拓,军饷征集较易,而且银亦开始流通,除了开中纳粮外,官员开始用银买粮,开中法开始断绝了与北方直接的经济关系,改为在盐产地纳银开中,朝廷把银两分给边区。

  于是徽商兴起,与山西商人对峙。

  由于山西南部有盐池,卖盐、取盐都非常方便,因此累积大量资本,形成了晋商,故有“平阳、泽、潞富豪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

  明代中期,盐业制度由“开中制”改为“折色制”。

  “折色制”是指将盐业经营权给了另一批商人,商人在内地就可以拿钱买盐,然后运到各地去卖。

  徽商就是这个时期兴起,渐渐超越了晋商,晋商的盐业经营遇到了困难。

  由于王崇古和张四维的努力,允许明朝百姓和蒙古、女真等其他部落、国家与地区做贸易。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