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是都点名发饷,咱们,咱们该怎么办?!”
题中之意,要是都一个个的点名发放,不但无法克扣了,各自营中的真实实力也是暴露的一清二楚。
不过,能够混到游击、参将、副将、总兵的人都不是傻子,很快便找到了应对之法。
“马老兄,把你的兵借给我先用一下,点名发饷之后。我分你人头军饷的一成!”
“就是!老夏!把你的兵借我用用!我也分你一成!”
“老王!借兵马一用,分你一成!”
“老邹!”
“老施?!”
“一成?想都别想!”
面对着同袍们的要求,以马如锦为首的一群官将们异口同声的拒绝!
“少了四成提也休提!”
“二成!”
“四成!”
“三成!”
“成交!”
一场士兵租借协议就这样短暂而又迅速的达成了。
很奇葩是不是?但是这却是在中国的军队里,特别是到了历代封建王朝末期经常出现的一景。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清末谴责小说,里面对军队如何吃空饷、如何对付上峰的点验等招数有着淋漓尽致的描写。
孙中山在广东组织所谓的护法军政府时。便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某些失意或者是下野丧失实力的军阀。对咱们的先行者吹牛说自己拥有若干若干实力,之后便是要军饷、要给养、要补充。若是广州派来了点验大员,便从左近的军阀部队里租借些部队来。
先行者得知这部队有如此的实力。自然要想方设法的供养起来。然后便是分派作战任务,这些军阀们便躺在姨太太的床上抽大烟,等着前线的战报。
别的部队打胜了,他们也报捷,然后要犒赏,要军饷、要补给、要丧葬费,打败了,就更好办了。要补给,要恢复建制、要武器弹药。
于是。先行者少不得为了护法和革命大业,对广州市内和郊区的百姓大肆的搜刮一番,以供应这些欲壑难填的统兵大员们。
前面乌龟爬开路,后面王八跟着爬。有了这样的先例,各省在内战中失败的军阀纷纷南下广州投奔革命大业,在中山先生的领导下进行护法大业。
一时间。在广东,云集了几乎各省的军队,什么豫军、陕军、赣军、滇军、桂军、黔军等等。这些部队普遍有一个特点,将军比校官多,校官比尉官多。官比兵多、兵比抢多,枪比子弹多。
这种怪现象一直到了他在黄埔有了自己的军队以后。
不过,眼下在明军中,这种事情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主公,咱们花了十多万银元的代价,也算是值得了。”
守汉的中军帐中,木牙狗依旧保持着他那万年不变的表情,用着怪异的音调朝着守汉禀告军情。
“实力如何?”
“正如我们之前向您禀告的那样,广州省城附近、珠江两岸直到入海口这一区域内的官军,编制上有数万人,实际上的可战之兵不过二千有余,都是各位官员、将领的亲兵、家丁之类角色!”
“也好!火候到了!”
有的时候混官场要靠手段,但是更多的时候是要靠实力。守汉如今就可以骄傲的说,在整个长江以南的明军中,没有一支部队能够与守汉如今在广州左近的部队相匹敌。
将手中的账本丢到一旁,守汉美美的在床上伸了一个懒腰。
“老木,替我传一个令,让广东的各级官员明日一早到营中参见!”
“主公,内地这群官吏从骨子里未必能够看得起咱们,这。。。。他们回来参见您吗?”
守汉冷笑一声,双脚一跃,从床上跳了下来,踩着用来防潮铺就的木板,上面柔软的羊毛毯子脚感很是不错。
“不来?那就更好!皇帝给我颁发的那枚奉旨督办两广剿抚事宜的关防是什么?就是个铜疙瘩?咱们在广州布置的几千兵马是泥捏的?面塑的?!”
“若是敢不来参见上司,本帅便以这总督的名义,将胆敢肆意妄为之辈锁拿,然后指名参勘。看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敢!”
守汉这话不是白说的,在他的幕府中,专门给皇帝和朝廷写题本的人已经起草好了草稿,大概意思就是某某官员不听节制,桀骜不驯,以至于逆夷犯界,生灵涂炭,天朝威仪受损等等。
可以肯定。这样的一份题本上去,被李守汉的银子粮食喂饱了的皇帝和朝廷大佬太监们,肯定会把屁股坐到守汉这边。更何况,守汉手中那支军队的战斗力,可是朝野上下有目共睹的。
所以。哪个官员榜上有名。一定会被京城中派出的缇骑逮捕进京下狱的。
而在这里的所有官员都不是傻子。在接到了南中军派人送来的公文后,虽然也有人在同僚面前跳脚大骂,义正词严的斥责李守汉的跋扈妄为。但是,第二天一大早,却没有人缺席。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