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赤斧见孟朗沉吟,似乎是拿不定主意,心道“明公什么都好,就是太过心软,顾念旧情。若是放到以前,再帮秦广宗一把,也许还行,唯是眼下形势不同以往,若是再帮他,只怕会损及明公自身了啊!……不行,我得进言明公,劝他最好是不要再帮秦广宗收拾烂摊子了。”
向赤斧心中所思,“唯是眼下形势不同以往”此言,主要指的是两件事。
一件是,孟朗近日,大力举荐北地的唐士出仕州郡,担任州府吏员、郡县长吏,这已经引起了以司徒仇畏为首的一干蒲秦朝中权贵大臣的不满。
向赤斧听闻传言,仇畏甚至於觐见蒲茂之时,对蒲茂说出了“我‘国人’岂皆粗野愚陋,而无可用的治民之才么?孟朗却不用‘国人’,一味广辟北地的唐士名族,将他们安插遍布於新得的郡县之中,分明是在竖立羽翼爪牙,并借此邀买北人之心,其人居心叵测”这样的话!ii
另一件是,“班禄”、“三长”两制,虽非出自孟朗一人的构想、设计,实是由蒲秦朝中好些的唐人朝臣、包括部分氐人朝臣,在蒲茂的牵头下,集思广益,针对慕容魏国“官员多无俸禄”、“民间隐匿人口严重”这两大弊政而共同商量出来的对策,但在具体到此两新政,该如何施行,又怎么施行,或者说,该在何时施行这一点上,蒲秦朝中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
一种便是孟朗的意见,认为应当立刻推行。
一种是仇畏等的意见,认为应当缓后推行,理由是“河北新得,民心未定,暂宜循伪魏旧制,安稳郡县为要,不宜立行变革,此两制固佳,然若即行之,恐生祸患”。
简言之,最近一段时间,单从军事角度看,蒲秦开疆拓土、连战连胜,确是凯歌频传,但随着胜利,随着一边是地盘越来越大,另一边却是氐人、羌人的贵戚、贵酋及其子弟们没有得到符合他们期望的战争利益,故换从政治角度看,蒲秦朝中现在诚如向赤斧所言“暗潮波起”。ii
暗潮的漩涡,就是孟朗。
这也没有办法,是情理中事,谁叫孟朗不是氐人、羌人,是唐人呢?而且他不仅是唐人,还深得蒲茂的信任。——事实上,莘迩不久前对左氏说的“秦有三弊”,便是对此的预先判断。
而今观之,莘迩的判断很对。
向赤斧想定,便就苦口婆心地说道“明公,为了班禄、三长两制能够顺利推行,也是为了今日堂中时,崔瀚所倡议之‘先复五等、分定族姓’此制,能够随后得行,眼下来看,赤斧以为,明公委实是不宜再帮秦广宗说话了!”
“我帮不帮秦广宗说话,关班禄、三长等制有何干系?”
向赤斧愕然,心道“这不是板上钉钉,明显的事儿么?”问道,“……明公是在考较赤斧么?”ii
“你说来给我听听。”
向赤斧说道“赤斧适才已说,秦广宗前丢南安,已引起朝臣对他的弹劾,幸赖明公,大王才没有治罪於他,而如今,又因为秦广宗中了唐艾的‘诈死’之计,非但使其本人兵败南安,连累燕公失利陇西,还导致吕明、季和不得不从汉中无功而返,可以想见,司徒仇公等必然很快就会据此,再次向大王弹劾秦广宗!……两次大败,本就是秦广宗的责任,明公若在此时还帮他说话,一旦被仇公等弹劾明公‘用人不当’,这只会使明公也陷入到不利的境地!
“明公若是陷入到不利之境,班禄、三长两制的推行,目前已然是阻力重重,则到的那时,此两制,恐怕就会更难推行,乃至最后竟是遂了仇公的意,被迫暂缓推行也不是不可能的!ii
“明公,往深里说,班禄、三长两制暂缓推行,其实影响也不是很大,可问题的关键是,万一因为此两制的暂缓推行,也就是说,万一因为在这场‘是否立即推行此两制’的争论中,明公败给了仇公,而损害到明公於我朝中、於我大秦朝野臣民中的威望,那可就糟糕了!
“是以,赤斧陋见,为大局起见,明公现在不应再帮秦广宗了!应忍痛割爱,壮士断腕!”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